壹、室內磚地面養護
磚地面破碎不完整,重高蹺可以小面積部分拆除,重高蹺需要大面積全部拆除。
1,地面移除;將重高蹺從受損地面移開時,先記錄原始情況,然後用撬棍逐行逐塊輕輕移開。根據規格或損壞程度,分類代碼將釋放它們並找出數量。鋪砌土墩前,應清除磚上的灰痕。
2.墊層:重鋪前應將舊墊層清理幹凈,損壞的墊層按原制(夯素土或打三七灰土1-2步)補齊,或換成1:2白灰細焦渣。墊層完成後,四角要找平,並用黑線或紅線在墻四周彈出水平線。根據原始情況,應掛幾條線進行攤鋪。
3.磚:方磚或條磚分為粗磚和細磚。
粗糙度:混合砂漿(石灰與黃土的體積比為1:2-3)鋪底,厚度約為1-2cm。按線從壹端開始,用完整的磚按原樣鋪築路堤,將拌有黃土面的砂漿面(比例與拌砂漿相同)掃入接縫內,填實。現代養護中,常用1:3石灰砂漿進行墊層和填縫。
好:已切割和研磨的磚按原樣鋪砌。先將磚壹行行拉直,用水平儀和旋轉尺檢查磚是否方正,邊縫是否嚴密順直。缺點要隨時用磨盤修。無誤後,揭標準備只是鋪墊。這種方法俗稱“揭蓋”。正式鋪築路堤時,先鋪1-2cm厚的底灰,並在磚的邊緣接縫處勾灰,然後逐塊鋪築路堤。隨時用木墩錘振,擠緊磚縫,使四角閉合,磚面平整。古代常用純白砂漿或混合砂漿作為細高蹺的底灰。現代常用1:3石灰砂漿或1:2石灰細焦渣。磚邊勾灰用白麻刀灰,勾縫的比例同瓦頂。
宮廷細肋接縫常用膩子。白灰與生桐油的重量比為1:1(或加少許白面粉)。用竹劍形抹子在待抹面磚的接縫處掛膩子。鋪貼後,將膩子擠入縫中,將外露的膩子擦幹凈。這種做法被稱為“劍膩子”。
4.磨磚:細高蹺所用的磚必須經過切割和打磨。先用魔法石或兩塊磚面把磚的正面磨平(用現代的電動砂輪磨平),然後用水平尺和直角尺把四邊找正,按要求的尺寸畫線,再把多余的磚邊切掉,用磨石磨平,底面傾斜。切割後的磚呈鬥形,面大底小。這種做法是把壹塊磚的五個面切割打磨,所以叫做“五剝”。
5.磚面加固:宮殿或重要建築的磚地面要刷生桐油加固,俗稱“鉆生”。壹般只能刷1-2層生桐油。還有另壹種更優雅的方法。
鉆潑墨:室內細磚地面幹燥後清掃幹凈,用墨鬥在磚面上潑墨,幹燥後鉆2-3層桐油。
灰鉆油:在細磚地面上,刷生桐油1-2遍,再刷灰油1-2遍,最後刷拋光油1-2遍。
二、室外地面維護
1.磚地面:室外平臺裸露,平臺地面多為方磚,庭院地面和隧道為厚磚。具體做法和室內壹樣,只是室外地面必須提前找平找散水,用木樁標出標高。常見的破損情況是脆斷。處理方法與室內地面相同。
2.其他地面:石材鋪面和冰紋石材地面常用於園林。當維修時需要重建堆垛模式時,應事先測量細節,然後按原樣進行補充或重新安裝。石塊和片石的形狀和顏色應盡量與原始狀態壹致。在古代,普遍使用白色砂漿作為鋪路的所有砂漿,但在現代,它被水泥和白色砂漿所取代。
三、室外地面除草
室外地面和隧道裏的磚縫裏長著草和雜樹,壹般都是人工拔除。拔出時連根拔起,再用水泥砂漿(1: 2-3),加青灰封嚴。宋代沈括在《孟茜筆談》卷四中介紹了用桂花樹木屑防草的方法。“江南皇後患青亭前長草,徐凱用桂皮邊角料縫得草都縮死了。”因為沒有實驗,所以抄錄在這裏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