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樓是壹個集體建築,最大的特點在於造型大。無論從遠處看還是從眼前看,土樓都以其巨大的單體建築令人震撼,其體量是民居中最大的。我們參觀的土樓中最常見的圓形建築,直徑約50米,高三四層。有100多間房子,可以容納30到40個家庭,容納200到300人。大圓樓直徑可達七八十米,五六層高,四五百間房子,可容納七八百人。土樓,民居建築,反映了客家人聚居的民俗。從歷史和建築的研究來看,土樓的建築風格是壹種為了民族安全而自衛的居住方式。當時,在每年都有侵華日軍入侵和內戰的形勢下,舉家搬遷的客家人不遠千裏到外地,選擇了壹種有利於家庭團聚和防禦戰爭的建築方式。同壹個祖先的後代在壹個土樓裏形成壹個獨立的社會,有* * *榮辱。所以從外克制,從內凝聚,大概是土樓最貼切的歸納。土樓的城墻下厚上薄,有的高達1.5米。搗固時,先在墻體基礎處挖壹條又深又大的墻溝,夯實,用石塊埋起來作為基礎,再用石塊和砂漿築成基礎。然後用夾心板把墻夯實。土墻的原料主要是當地的粘質紅土,摻入適量的鵝卵石和石灰,反復搗碎,攪拌均勻,制成所謂的“熟土”。壹些關鍵部位要摻入適量的糯米和紅糖,增加其粘性。搗固時,應將杉木枝或竹片埋入土墻中間,作為“墻骨”,以增加其拉力。就這樣,經過反復夯打,築起了壹面鋼鐵混凝土般的土墻,外面還塗了壹層石灰,防止風雨侵蝕,所以堅固異常,抗風抗震性能好。據永定縣誌記載,1918年發生大地震,白天嘎嘎作響20分鐘,夜間繼續震動,但土樓完好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