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翁丁村火災事件引發的思考

翁丁村火災事件引發的思考

可惜中國最後壹個原始部落“翁丁老寨”在04年2月14日被熊熊大火吞噬。?

?2021 2月14日,大年初三,也就是所謂的“情人節”,正當我沈浸在過年的喜悅和瀏覽網頁的喜悅中時,突然看到壹則新聞,翁丁古村發生了火災,中國西南邊陲的壹個古村落就這樣被熊熊大火燒毀,中國最後壹個原始部落消失了。

?翁丁村舊村,又稱翁丁窪村,是中國最後壹個建在樹上的原始部落。它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佤族歷史文化和傳統建築的原生態村落。其民俗是整個佤族地區文化傳承發展的縮影,是世界佤族文化的發祥地,是中國部落文化最後的活體,是佤族文化的活博物館。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最後的原始部落”,2020年3月31日,翁頂原始部落文化旅遊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至今仍有100多處完整的佤族傳統柱式茅草房,以及村樁、祭祀房、木鼓房等建築。然而,壹場大火摧毀了這些百年建築,令人遺憾,因為它吞噬的不僅僅是傳統的古建築,還有其中蘊含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底蘊。雖然重建工作將在火災後進行,但它不能完全恢復原始和純粹的歷史民俗。這不是古鎮第壹次發生火災。近年來,古鎮、古城、古建築火災頻發,如2014?在“1.11”,雲南省香格裏拉縣獨克宗古城火災,2014?2008年7月28日,寧波老外灘天主教堂失火,2015?年份?雲南巍山“1.3”陳宮大廈火災、2018拉薩“2.17”大昭寺火災,毀滅了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給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損失和危害。

?火背後的原因是什麽?

?古建築火災形勢如此嚴峻,其主要火災隱患主要體現在建築耐火等級低、建築密度大、火災荷載大、火勢蔓延快、滅火難度大、缺乏防火措施等方面。此外,旅遊熱的興起導致文物建築的過度開發,引發了大量的火災危險因素。基於此,預防古建築火災,減少火災造成的不可逆轉的損失是非常重要的。

?翁丁火災的主要原因總結如下:

?首先,翁丁古寨的建築多為木結構或磚木結構,歷史悠久,存在可燃物多、火災荷載大、耐火性能低、疏散通道窄等諸多缺點。

?其次,壹些古村落地處偏僻,消防設施建設和管理相對落後。雖然相關部門組織了消防培訓,但大家都不重視。而且隨著古城的發展,很多商業物業與傳統民居混雜,建築高度密集,沒有防火分區,火災容易造成“連發”。

?最後,除了雷擊等自然因素外,用火不當、電線老化、電器使用不規範、消防設備不足等人為因素是古建築火災最關鍵的原因,因為人們普遍缺乏用火用電的安全知識,這些都時刻威脅著古建築的安全。

以後如何避免這樣的問題?

?壹是加強專業消防體系建設,針對住宅、物業等不同用途,全面完善防火墻、感煙探測、消防水箱、滅火器等住宅消防設施建設;二是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古建築的耐火能力,提高耐火等級;第三,古城的商業開發也需要控制數量,統籌安排;最重要的是,商業經營者和居民要時刻繃緊防火這根弦。雖然新聞上經常報道火災防控,政府也為居民提供消防培訓,但很多人總覺得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根本沒有火災防控意識。消防演習總是流於形式。

?古城和古村落不是簡單的實體建築。它們承載著每個地區的歷史文化底蘊,是人類的共同財富。無論是古城的居民、經營者還是遊客,都需要保護。不要等到每次都失去了才反思。

  • 上一篇:古代社會,什麽是“三綱五常”,“三從四德”?
  • 下一篇:外貿專業有前途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