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通井是手工制鹽的活化石,是用直立粗大的竹筒吸取鹵水的鹽井。“掘地植竹,是壹種卓通經”。卓通發明於清朝北宋年間,比西方早800多年。它的出現意義重大:它不僅標誌著我國井鹽開采技術已經從大口徑淺井采鹵的第壹階段發展到小口徑深井采鹵的第二階段,而且其核心技術——沖擊鉆井鑿井法,為後來的天然氣和石油開采鋪平了道路。成功解決了鉆井、洗井、固井等難題,實現了機械鉆井的成功,開創了人類鉆井的先河,推動了世界鉆井技術的發展,為人類文明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被譽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世界石油鉆探之父”。科技界對卓統景有壹個形象的比喻:“沒有卓統景,就沒有海灣戰爭”。
自貢是沖擊鉆鑿井技術的發源地。明清時期,自貢地區的沖擊鉆鑿技術逐漸成熟,形成了壹套完整的鉆鑿技術。自貢開采井鹽已有201X年。歷史長河中,在自貢所屬的55平方公裏的狹小區域內,當地漢族勞動人民* * *挖掘鹽井13000多口,累計深度相當於人工鉆透400多座珠峰。每口井都有吊車,最高的吊車大德井高達113m,十分壯觀。當時,自貢到處都是起重機和管道,是世界上最大的車間。在眾多保存完好的鹽井中,最著名的是位於大安區的神海井,開鑿於公元1835年,三年後開始使用,井深1001.42米。在這個深度,深海井將被固定在壹個光榮的位置——人類鉆井史上第壹口超千米深井!神海井是土法生產井鹽的“活化石”,是中國古代鉆井技術成熟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