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現代學校的知識技能教育有很大的啟發和補充。
建議參考大安大師的指示:因為我現在在教書,和壹些校長交流的時候,他們其實很迷茫,不知道這個學校以後會往哪個方向發展。
因為其實應試教育到了壹定高度之後,很多校長反而覺得很空虛,以後怎麽往這個方向走。
其實他們也想過很多問題,也沒有什麽好辦法。
後來提到傳統文化,很多校長都很認同,希望把傳統文化傳承在自己手裏。
在朱老師上次來訪後,他也介紹了我們的托林寺。
上次救災期間,林東的慈善行為也令人印象深刻。
很多人也覺得托林寺有幫助。
這壹次,希望能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得到托林吉的支持。
居士乙:我教小學。
現在的孩子非常物質化。
他知道哪個同學的家庭是什麽樣的,他需要什麽,所以他會和那些對他有利的同學混在壹起,形成壹個小的影響圈。
因此,那些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很難在學校保持健康。
做了壹些調查,發現窮孩子,村裏最窮的,被全村人看不起,孩子很自卑。
我認為我們應該盡力幫助這些人。
我也想改變身邊的人,讓他們接受傳統觀念。
但我不知道具體該怎麽做。
和尚師父:現在,我們將設立壹個類似於佛教念經堂的地方。每個周末,我們都會帶領大家先讀聖經,再讀論語,再讀佛。
儒家文化在福州根深蒂固。壹看,孔孟以來的幾次大變革都與福州有關。
目前壹些地方研究國學以朱成理學為主,感覺對國學的理解沒有把握住核心內涵,對佛學的理解出現了壹些偏差。
大安大師:有很多批判朱成理學和尹光大師晚年的手稿。
近代中國的衰落、災難和道德淪喪可以追溯到朱、程頤、程顥等理學家,他們否定了因果輪回的偏見。
因此,我們應該回到原始儒學和四書五經的原文中去解讀儒家的實踐理性和倫理觀。
而且,也要從佛學的角度來看待儒家經典,具體可以看看寒山、蓮池大師、胡藝等大師的作品。
最重要的是要講因果的概念。現在中國人不相信因果,這造成了許多嚴重的社會道德和心理後果。
《易經》說“有良家,必有余慶;
如果妳積累了壹個壞房子,就會有更多的災難。
“這不是壹個明顯的因果概念。
後人積累好東西是好的,後人創造惡東西是不好的。害的是自己,剩下的是後代。
在《尚書》中談論“五福六極”也是關於因果關系的概念。
在《左傳》中,因果也是隨處討論的。
講傳統文化要重點講這個。
如果沒有因果觀念,那麽仁、義、禮、智、信、孝、禮、誠、恥就沒有基礎。
因果關系的概念是道德建立的重要基礎。
另外要明確壹個關鍵問題,相信這個世界上有聖人。
聖人就是先知。
中國的四書五經不是壹般學者寫的,而是聖人敘述的,繼承了古代聖人君王的正統。
如果妳對聖人的經典沒有足夠的信心,或者采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就會彼此割裂,甚至嗤之以鼻,缺乏尊重,那麽妳就會解讀愚見,與之相去甚遠,或者認為自己不懂的就是糟粕,剔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