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家風——遺失的優秀傳統文化》讀後感

《家風——遺失的優秀傳統文化》讀後感

曾仕強教授的這本《家風》是通過華夏傳統文化來講解,副標題中有兩個定語,分別在兩個角度上限定了文章的內容。“遺失的”表明目前已經少能見到,所以文中的許多觀點,雖然來自悠久的傳統文化,但在目前主流的傳播中已近乎消逝。“優秀”表明文章中宣導的觀念是經去粕存精篩選後的內容,看來曾教授也認為傳統文化中精蕪並存,需要博古通今的學者引導我們則其善者而從。這是我讀完本書後,回頭再品味標題的嚴謹而總結的心得,是為記。

本書***分為九個章節,結構遵循古風,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中華文化講家國同源,家風是中華文化的傳承。“家”是傳承文化的最小單位,因為小所以可以抗擊風險,經歷磨難而不滅,家是承擔繁衍意義的組成,將文化的傳承搭載在生命的傳承上,所以能夠生生不息。

先賢選擇了路徑,當我們接過接力棒的時候,要看懂自身的使命,嚴格自律,盡量完整地將接力棒交給下壹代。

書中講家風傳承,第壹步,對自己要有根本的規矩、知進退、不服輸、適可而止,且懂得隱藏,先把自己修好,再談其他。第二步,夫婦和順、各司其職,生活第壹。第三步,百善孝為先。敬愛父母、學習父母、相信父母,通過敬畏祖先福德來身教子女,對子女教導而不傷害。至於教育下壹代的“方法”,答案是並沒有。書中將這三步進行了細致地講解,對於子女教導只是順帶的,說教毫無用處,身教是唯壹的途徑。

唯獨有壹件事情,是要慎重來對子女說的,婚戀觀。傳統文化中,父母在子女面對婚姻之前要教授家族的家風了,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選擇家風可以***同傳承的家族來結合,確保家族興旺,基業長青。讀到這壹段,我是真的感受到“遺失的”部分了。從這個點切入,重振華夏家風的時間,不過二十年。

本書的後幾章,講的是生活技能培養。技能分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都要培養。看得見的技能有勤勞、負責、節儉、認真。最可貴的是看不見的習慣,第壹,憑良心,第二,敢認錯。無形的東西比有形的東西更有力量。

末尾處曾教授講“做人要有彈性”,做人做學問都不可僵化,不執著於壹定要怎麽樣才可以。不斷地適應,根據環境調整,這是我認為讀完本書後領悟到的中華文化精髓——“易”,也是我認為本書中最玄妙的部分,讀起來卻並不長。在這裏賣個關子,建議感興趣的朋友們建議閱讀全文。

  • 上一篇:如何做包子
  • 下一篇:威海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櫻桃采摘園?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