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雲南著名的流浪部落,不再孤獨——流浪,壹夫多妻。“大香格裏拉”雅礱江流域的壹些藏族村落,頑強地保存著女性文化時期的婚俗。
著名藏學家鄧梁婷認為,出去結婚其實很純潔,因為它消除了現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質和利益;考察隊的發現也很有說服力:無論是鮮水河還是瀘沽湖,各種血緣關系的大家庭都很穩定;
北京大學著名人類學家蔡華說,沒有公婆的壹夫壹妻制(母系)家庭保證了分支世代繁衍。
壹夫多妻制仍然存在於西藏、門巴、巴羅和納西族自治區的貧窮偏僻的村莊。壹夫多妻制主要是因為缺乏資源造成的。因為壹個農民擁有的土地是有限的,可供開墾的土地也是有限的,通常是壹個家庭中的幾個兄弟娶壹個女人為妻,這樣生出來的孩子還是兄弟,沒有分家。壹般孩子會把年紀最大的老公叫爸爸,其他的叫叔叔。
在壹夫多妻的地方,妻子會被長輩告誡要平等對待丈夫,妻子的平等對待也會讓丈夫之間的關系更加團結默契。當丈夫和妻子合住壹個房間時,他們通常會在門口放壹個信物。其他老公看到自然會回避,或者去老婆房間,哥哥不在,就和老婆同房。有時候是有潛在規律可循的。
藏族傳統的壹夫多妻制家庭有幾種形式:兄弟之妻,朋友之妻,極少數父親之妻。但在康區,最重要的,最常見的,也是絕大多數的,都是兄弟的老婆。解放前,譚先生調查了今天甘孜的壹夫多妻制家庭45戶,其中兄弟* *妻44戶,* *男101戶,平均每戶2.3人,非兄弟* *妻1戶,丈夫2戶。
在壹妻多夫家庭中,壹個兄弟的妻子是最常見的,其次是三個兄弟的妻子。四個兄弟或更多的兄弟有妻子只是壹種罕見的現象。昌都丁青縣丁青村壹妻多夫家庭120戶,丈夫257人,平均2.29人。昌都縣拓跋鄉壹妻多夫家庭9戶,7妻2夫,占78%,1妻3夫1妻4夫,分別占11%。
壹夫多妻家庭的丈夫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誰,也不知道自己兄弟(或兄弟)的孩子是誰。在這樣的文化傳統中,理解這壹點並不重要。
道夫家的孩子的社會觀也是“以家庭為單位,外人說自己的孩子也是某家的孩子,不是某個人的孩子。”換句話說,如果壹種文化特別強調男性本身的血統傳承,僅憑這壹點,Dov家族就很難生存。
世界上壹夫多妻制國家:
中國部分地區:在中國,藏族、珞巴族、門巴族和部分納西族仍有壹夫多妻制,但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和年輕人已經不再接受這種觀念,這種制度可能仍存在於這些著名民族偏遠、經濟落後的村落。
伊斯蘭國家和海灣國家:多為壹夫多妻制國家,如阿聯酋、烏幹達、沙特、阿曼、也門、埃及、蘇丹、巴林、約旦、伊拉克和尼泊爾部分地區。
非洲國家:目前非洲還有很多壹夫多妻制國家,主要是塞內加爾、烏幹達、利比亞、斯威士蘭、埃塞俄比亞、摩洛哥、索馬裏。
美國:美國有摩門教徒,不僅允許壹夫多妻,而且是壹夫多妻的國家(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