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家鄉江西的美食,真的是數不勝數!鹽水鴨、醬鴨腰、炸丸子、臘肉臘魚、炸爛魚、蒸肉粉...都是江西人過年必不可少的食物,其中魚腐是我的最愛。
據史書記載,江西魚腐史稱“皺紗”,起源於元代大德年間。經過700多年的發展,“皺紗魚腐”已經成為江西特別是贛南的壹道具有地方特色的菜肴。人們常將其視為宴席必備的壓軸之作,以祈求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春節前,作為媽媽的助手,我真正體驗到了當“廚師”的感覺。我做的是魚腐爛。
為了做好魚腐,我和我媽先做了很多準備,壹條五斤的草魚去頭,去皮,剁成米糊——我看了《Clash Clash》,它上下壹左壹右,刀影飛舞,剁了近壹個小時。魚肉中的蛋白質被高度釋放,魚肉由血紅色變成乳白色。接下來我要告訴妳我家的秘方:按照1斤網魚,妳要放鹽兩分錢,紅薯粉兩盎司,雞蛋四個。將紅薯粉單獨放入小碗中,用水調成糊狀,然後將這碗“石灰粉”倒入壹大盆魚中攪拌均勻,然後用手在盆中高速搖動。我的手像齒輪壹樣轉動,很快就形成了“肉龍卷風”。大概用了半個小時,可以確認半成品魚已經調制成功。這時,我的右手像是要掉下來了,完全失去了知覺...
壹切都準備好了,除了鍋。當4斤食用油的鍋溫達到沸點時,我把魚捧在手裏,擠出壹個小球,用小勺輕輕壹鏟,撲通壹聲放進油鍋裏。只需要七八秒,魚腐就在油面上遊動。三分鐘後,我抓起網勺,把所有的爛魚都翻了過來。哦,白色的“鵝卵石”漸漸變成了小金球,身價頓時翻倍!
每年回老家,我都喜歡去野外看壹看。走在熟悉的田間小路上,看到了綠的紅花,黃的油菜花,聞到了久違的泥土的清香,感覺又回到了童年。地還是那塊地,人還是那個人。可能他們已經離開很多年了,生活方式也不壹樣。他們說的好像不是壹個層次的。即便如此,每次回到家鄉,總有壹種熟悉的感覺,總能看到壹些不壹樣的變化,或許只是期待已久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帶來的點綴。其實我讀的東西還是太慢了,這可能是我不想在家待太久的原因。壹般回家不到壹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