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的歷史地位和影響 《詩經》作為我國的第壹部詩歌總集,具有崇高的歷史地位,它對於中國後世的詩歌創作和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詩經》奠定了中國詩歌藝術創作的民族文化傳統。 《詩經》的創作奠定了中國詩歌創作的民族文化傳統,這個傳統就是: ( 1 )抒情詩的傳統。中國是壹個抒情詩最為發達的國度,中國古代詩歌創作是以抒情詩為主的。而正是《詩經》的編輯和成書,奠定了中國抒情詩創作的傳統,並確立了它的民族文化特征。 ( 2 )群眾藝術的傳統。中國的抒情詩創作具有普及性,是壹種群眾藝術,而這個傳統也是由《詩經》奠定的。《詩經》的創作隊伍相當廣泛,包括了社會各個階層、各種身份地位的人,這影響了後世的詩歌創作的普及性和群眾性。 (3) 現實主義的傳統。中國古代詩歌創作是直接面向現實的,是現實的世俗的藝術。詩人面對現實生活,把詩歌作為抒發情感、表達思想的工具。而這也正是受了《詩經》的現實主義精神的影響。2 、《詩經》確立了中國詩歌創作和批評的藝術原則。 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和批評遵循著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原則,這個原則就是“風雅”和“比興”。它們是後世詩人對由《詩經》以來形成的中國詩歌創作傳統的理論升華。 ( 1 )風雅。風、雅本是按照音樂不同劃分開的《詩經》的壹種詩歌體裁,而《詩經》風詩和雅詩中體現出來壹種***同的藝術創作精神,也就是詩歌創作具有高尚的意義和嚴肅的情感內容。這種創作精神對後世的詩歌創作影響尤為顯著,它引導詩人在情感抒發上尋求壹個健康向上的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風雅因此成為後世詩人進行詩歌創作和批評時所遵守的藝術原則,成為反對形式主義文風的最好武器。如唐代陳子昂就以“風雅不作”來批評齊梁之時的詩風,而杜甫則以“別裁偽體親風雅”作為自己的創作方向。 ( 2 )比興。比興原本是《詩經》創作的重要表現手法,比即“以彼物比此物也”,而興則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此詞也”。但是作為後世詩歌創作和批評原則的比興則是壹種表現健康思想的特殊藝術手段,要求詩歌不僅僅寄情於景、情景交融,同時還要達到托物以諷、比類切至的目的。它包含了兩個方面,壹方面是指詩歌須借助外物言情,另壹方面是指寄托在外物之中的情的高尚嚴肅。3 、《詩經》奠定了中國詩歌語言形式的基礎。 《詩經》的基本形式是四言體,這種四言詩的藝術形式壹直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基本樣式之壹。而且《詩經》的四言體也是後世其他詩歌體裁發生之源,楚辭、漢賦、駢文以及五七言詩都受了《詩經》四言的極大影響。同時其遣詞造句、章法結構、節奏韻律也為後世詩歌奠定了基
上一篇:妳知道《宮中皇後》裏經常提到的藕粉桂花糖糕是怎麽做的嗎?下一篇:希臘是很多新人最喜歡舉辦海外婚禮的地方。需要註意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