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時期,常德城經濟進壹步繁榮,全國各地商人雲集。他們在江浙樂師、歌手的陪伴下,往返於袁、李之間,他們的時令小調逐漸在湖濱地區流傳開來。元末戰爭,大量外國人湧入常德,使得各地民間藝術廣泛交流。王宓的娛樂活動無疑對民間歌舞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常德絲弦這壹獨特的地方流派逐漸形成。她繼承了唐詩,邊說邊唱,借鑒了調、元雜劇、昆曲的音樂模式,從本地及外省民歌、時令小調中汲取營養,用通俗易懂的常德方言演唱。
清代中期以後,由於商業的繁榮,常德的文化藝術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常德絲弦的歌唱活動,已經逐漸從文人自娛走向了市場。再加上常德人有大碗喝茶的習慣,所以常德思賢在茶社發現了懷孕的胎盤。商家老板為了招攬生意,熱鬧出場,紛紛邀請泗縣藝人獻唱表示祝賀。隨著絲弦藝術的日益流行,道光年間出現了以唱小曲為職業的藝妓。各地紛紛出現絲弦社,湧現出壹批有成就的絲弦藝人。他們和文人壹起整理、編纂絲弦歌本。其中,何是最有影響的。經過他的整頓,流傳至今的傳統曲目有《雙下山》、《二梅子》、《黛玉葬花》等十幾首。
清末,常德蕭福祥的商號裏已經出現了泗縣的木刻歌本,常德、澧縣等地形成了作坊刻歌本的街道。刻在歌本上的曲目包括《孟姜女荀賦》和壹些小調,這些曲子被稱為曲本或班調。從此,常德泗縣曲牌就在大街小巷流傳開來。
清末民初,西方音樂和京劇的傳入對常德絲弦音樂的發展產生了壹定的影響。此時,絲弦唱戲活動從城市輻射到農村。泗縣藝人為了滿足長期演出的需要,將目光轉向戲曲,移植劇目,借鑒傳統戲曲的造腔技法,形成常德泗縣老路,輕松唱出長篇故事。著名絲弦家許等人對四川曲牌進行了改造,通過模仿四川古道,創造了新的四川古道腔,使絲弦音樂的琴腔在元、李時期更加完善和流行。
日寇隆隆的炮聲掩蓋了常德絲弦新的雅韻之聲。常德血戰讓常德軍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常德泗縣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厄運。壹時間,絲弦社紛紛解體,絲弦藝人被迫另謀生路,無聊之人只好沿街乞討賣藝。
新中國成立後,常德絲弦藝術獲得新生。各地成立了民間藝人表演團體,政府相關部門組織力量幫助藝人改進舊觀念,收集整理傳統曲目。文藝工作者和民間藝人對弦樂器進行了改革,創造了新的曲目。
“文革”期間,所有絲弦演唱團體相繼遭到沖擊和解散。此後,許多有識之士或腳踏實地地收集、整理、研究,或撰寫文字呼籲搶救常德泗縣。被譽為“常德絲弦第壹人”的黃輝,從事絲弦工作20余年,收集了數十萬字的絲弦資料和大量的樂譜,七易其稿,最終成為《常德絲弦音樂集》壹卷,被印成冊。2008年出版《常德絲弦》壹書,被收入《常德市建設文化名城系列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