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個挑戰來自經濟速度。新常態的壹個重要特征是中國經濟進入提速換擋。
期,從高速到中高速。2003年至2007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11.6%,2008年至2011年增長9.6%,2012年至2013年增長7.7%,今年上半年增長7.4%。經濟增長“下臺階”是新常態下經濟規律自我作用的結果,也是由各種資源環境約束決定的。我們要以平常心看待。只要就業、物價、收入保持穩定,經濟增長再低也是正常的。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是必要的。如果經濟增速滑出合理區間,市場預期將受到影響,民生支出將難以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回旋余地將被壓縮,維護社會穩定的經濟基礎將發生動搖。
第二個挑戰來自增長動力的轉變。轉向新常態,意味著粗放式發展方式走到了盡頭,原有動力加速減弱,新動力加速形成。在過去很長壹段時間裏,我們依靠廉價勞動力和資源投入來塑造中國經濟的比較優勢。現在的問題是原來的動力減弱了,新的增長動力還沒有完全形成。“創新紅利”和“制度紅利”的充分釋放還需要壹個過程。從統計數據來看,國內生產成本連年大幅上漲是不爭的事實。現在不僅壹些發展中國家的成本優勢比我們低,就連發達國家也在步步緊逼。
第三個挑戰來自傳統行業的收縮。進入加快產業升級的新階段,是新常態的重要體現。在新舊產業交替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目前,壹些“高歌猛進”多年的煤炭、鋼鐵、水泥等重化工業產能過剩或價格下跌。房地產市場低迷,汽車銷量增速也在放緩。新興產業的快速崛起有很多亮點,但由於市場競爭環境不完善,領軍人才和技術支撐不足,短期內難以形成像傳統支柱產業那樣大的拉力。另壹個挑戰是,由於經濟放緩、增長動力轉換和傳統產業收縮,過去隱藏的壹些矛盾暴露出來。比如就業。傳統行業往往是勞動密集型行業,“機器換人”熱潮正在興起。如何通過擴大服務業來吸納,值得研究。如果在更長的時間軸上觀察新常態,可以發現中國經濟仍然面臨著讓普通民眾享受改革發展成果、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重大挑戰。
挑戰看似沈重,新的發展潛力恰恰蘊含其中。中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韌性大、潛力大、回旋余地大。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的有利條件很多,壹些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加快形成。只要我們采取適當的措施,我們就可以釋放我們的潛力,化解所有可能的風險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