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
總的來說,中國的傳統飲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肉類和蔬菜相結合,各種營養素的比例更適合成年人。據分析,在中國人的膳食中,谷類約占總熱量的60 ~ 75%,蔬菜和土豆占15 ~ 30%,魚、肉、蛋占10 ~ 15%。這種飲食提供的主要營養素有以下特點。
1,人均總熱量攝入不高,只有2500大卡左右;
2.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很高,從400克到500克不等,它們提供了總熱量的80%左右;
3.蛋白質的攝入量適宜,70g左右,其中植物蛋白約占90%,蛋白質提供的熱量約占總熱量的10 ~ 20%。
此外,谷物蛋白還具有降低血液膽固醇的作用。脂肪的攝入量較低,壹般為40 ~ 60克,主要是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脂肪。脂肪提供的熱量約占總熱量的15 ~ 20%。
與中國傳統的飲食結構相反,壹些歐美國家動物性食物比重較大,谷類和植物性食物比重較小。例如,在美國,20世紀70年代,人均每日總熱量為3350千卡。碳水化合物380克,蛋白質100克(其中70克為動物蛋白),脂肪160克。膳食中谷類提供的熱量只占總熱量的28%,動物性食物占33%,脂肪占40%。這是壹種不均衡的飲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如肥胖、冠心病、糖尿病、腫瘤等。
因此,近年來,美國營養決策機構提出了以下改善美國人飲食的建議。
1,增加谷類和碳化合物的攝入,使其提供的熱量達到總熱量的55-60%,其中糖提供的熱量由18%減少到10%。
2.將脂肪的攝入量從總熱量的42%減少到30%。
3.將飽和脂肪的攝入量從占總熱量的65,438+06%減少到65,438+00%,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增加到占總熱量的20%。
4.膽固醇的攝入量減少到每天300毫克。
這種飲食結構與中國和日本的傳統飲食非常相似。
好在粗纖維含量豐富。
中國南方壹年四季都有新鮮蔬菜供應,而北方則以土豆和根莖類蔬菜為主。這種飲食富含粗纖維。相反,以動物性食物和精制食物為主的西方國家,膳食中的粗纖維含量很低,平均每人每天只有4克粗纖維。從粗纖維來看,在很多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壹些癌癥的發生與這種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習慣有很大關系。比如壹些與性激素有關的器官(如子宮、卵巢、前列腺)和大腸癌,是歐美居民所患的主要惡性腫瘤。比如第二代、第三代日本移民到美國後,飲食習慣發生了變化,尤其是脂肪和熱量的攝入增加了。這樣壹來,結腸癌的發病率和當地白人差不多。造成這些疾病的原因是動物脂肪攝入過多,缺乏粗纖維。
低纖維食物減少排便量,延長排便時間,從而增加致癌物與大腸的接觸時間。我國富含粗纖維的食物避免了這些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