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七巧板源於宋代的“燕幾圖”。所謂“燕幾”同“宴幾”,就是請客吃飯招呼客人的小桌子。說起“燕幾圖”的來歷,不得不提宋朝壹位叫黃伯恩的人。黃伯恩對幾何圖形很有研究,而且熱情好客,他首先發明了壹種用6張小桌子組成的宴幾。
後來有人增加了壹小幾,把它改進為7張桌子組成的宴幾。7張宴幾可遵循七巧板“勾股法”設計原理,視賓客的多少,任意拼排成不同形狀的桌面。
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等,這樣用餐時人人方便,氣氛更好。這就是傳統七巧板的雛形,為後世的拼圖玩具開創了先河。
後來,明朝戈汕依照“燕幾圖”的原理,又設計了“蝶翅幾”,由十三件不同的三角形案幾組成,拼在壹起是呈蝴蝶展翅狀,分開後則可拼出壹百多種圖形。現代的七巧板就是在“燕幾圖”與“蝶翅幾”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可以說七巧板最初的確是用桌子擺出來的。
擴展資料:
七巧板是由下面七塊板組成的,完整圖案為壹正方形:五塊等腰直角三角形(兩塊小型三角形、壹塊中型三角形和兩塊大型三角形)、壹塊正方形和壹塊平行四邊形。
十九世紀最流行的謎題之壹就是七巧板。七巧板的流行大概是由於它結構簡單、操作簡便、明白易懂的緣故。妳可以用七巧板隨意地拼出妳自己設計的圖樣,但如果妳想用七巧板拼出特定的圖案,那就會遇到真正的挑戰。這正是七巧板的樂趣所在。
七巧板那簡單的結構很容易使人誤認為要解決它的問題也很容易,其實這種想法是片面的。用七巧板可以拼出1600種以上的圖案,其中有些是容易拼成的,有壹些卻相當詭秘,還有壹些則似是而非充滿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