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釣友從臺釣開始學習釣魚,臺釣中調漂是非常“繞”的,不少新手釣友往往很長時間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從臺釣更換到傳統釣,就不能用臺釣調漂的理論來衡量七星漂釣法了。
因為七星漂的調漂,就是不講究靈鈍,因為本身就很靈,其實差不多就行。
壹、七星漂釣組的常規用法
七星漂又叫散漂、蜈蚣漂,以前是用雞毛、鴨毛梗來制作,還有蘆葦、蒜薹等等,反正能穿在魚線上,又能浮在水面的東西都可以嘗試使用。七星漂是釣草和釣淺水的“王者”,最經常用於釣鯽魚和黃顙魚,對釣點不挑剔,對岸邊環境不挑剔,適應能力極強。
七星漂釣組,也經常用於浮釣草魚,壹般會使用較大的七星漂,搭配壹個較大的魚鉤,不需要使用鉛墜,掛草或者玉米粒,釣草魚出沒的蘆葦叢邊緣;
春秋季節,盛夏清晨和黃昏,鯉魚會到淺水進食,在水中泛起壹串串魚星,長竿短線七星漂,掛面餌或者蚯蚓追著魚星釣。這些其實都是七星漂比較常規的用法,並非只能用來釣小魚。
不少釣友認為七星漂過於輕盈,因為鉛墜很小,在釣深水時到位很慢,無法防止小魚截殺,而且浮漂浮力小,緩慢到位之後水線松弛。
影響到信號傳遞,其實七星漂還有雙鉛釣組,可以使用較大的鉛墜,搭配較大的七星漂,釣深水也是可行的。
二、七星漂的調漂思路
七星漂的調漂方法常見的只有兩種,首先要說下七星漂的搭配方法。壹種是朝天鉤,朝天鉤大家都知道是鉤墜壹體的魚鉤,無法調整魚鉤本身的重量,也就是說不存在修剪鉛皮的概念。
第二種是使用普通魚鉤,需要在距離魚鉤2、3厘米的地方裹上壹個小鉛墜、保險絲等等,這個重量是可以調整的。朝天鉤的調漂其實就壹種,這個就比較“佛系”了。
半水狀態下釣組扔到水中,如果浮漂全部入水,那調整到浮漂出水任意數量就行。如果水面露出N顆七星漂,釣N+1顆就可以確保魚鉤是到底的。
非朝天鉤的釣組,其實完全也可以按照朝天鉤的方法來調漂,其實完全不影響到靈敏度。普通的七星漂釣組,可以參考壹點臺釣的調漂經驗。也可以半水狀態下調整到水面只露出半顆七星漂,釣水面完全露出壹顆七星漂。
有釣友認為這種狀態是七星漂釣組的最佳狀態,是魚鉤躺底,鉛墜還沒到底的狀態。其實這個不完全正確,因為七星漂跟豎漂的釣目不同,間距是可以調整的。如果間距小,確實可能出現這個狀態。
如果間距大,就出現不了這種狀態。但是對於野釣來說,這種狀態其實不適合鯽魚或者黃顙魚的進食特點,所以雖然理論上來說最靈,但是其實最不實用。
普通的七星漂釣組,在搭配鉛墜時有幾個詞需要註意,那就是“黃豆大小”“綠豆大小”,可見這個鉛墜的大小是很小的。因為七星漂的浮力很小,搭配這麽小的鉛墜往往就足夠了。之所以說這種釣組極為輕盈和靈敏,原因就在鉛墜上。
所以調漂時可以調平水,也可以調鉛墜躺底,但是鉛墜的大小可能從黃豆大小變成了綠豆大小,其實對靈敏度來說只是理論上的靈敏度提升,對垂釣幾乎沒有影響。
所以七星漂的調漂,可以簡單粗暴,鉛墜重量把七星漂全部拉入水中,調整到水面任意數量就行。
這種簡單粗暴的調漂方法,其實更適合野釣,因為使用七星漂釣組基本都不是守釣,往往是多窩點走釣,這樣不管更換到哪個窩點,只要七星漂在水面上有任意顆數,魚鉤就是到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