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漢以來,朝鮮半島壹直是中國的附庸國。
在清朝興起之前,朝鮮與明朝保持著傳統的宗藩關系(明洪武元年,朱元璋派使節到朝鮮印信,確立了兩國的宗藩關系)。
1636年,皇太極率領新的軍事遠征,占領韓國京都首爾。
當國家處於危險的時候,朝鮮國王李被迫接受清軍的投降。
他不再使用明朝的名字,斷絕了與明朝的壹切聯系,以清朝為師。
自清朝建都北京以來,雙方使節每年都有交流。
朝鮮方面,除了四個固定的朝貢使節,即冬至日、和正朔、聖節、那年前,每年還有各種不定期的駐華使節。
明治維新後,日本將侵略矛頭指向朝鮮。
1876 65438+10月,日本壹方面派遣遠征軍入侵朝鮮,脅迫朝鮮簽訂貿易合同。
另壹方面,他們派人來中國談判。
當時的衙門總理說:中國從來沒有幹涉過朝鮮的內政外交。
日本用這個話題說,因為中國沒有問朝鮮,所以所謂的“依賴國”只是壹個空名。日本執意將朝鮮視為“獨立國家”,並於1876年2月26日強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
韓日之間吃。
《中國河條約》清楚地暴露了日本將中國排除在朝鮮之外的野心。
此後,日本加速了對朝鮮的侵略,導致了1882年的仁武兵變和1884年的沈嘉政變。
雖然這兩起事件很快被清軍平息,但日本借此機會簽訂了1882的《仁川條約》和1885的《首爾條約》,擴大了日本在朝鮮的侵略權益。
因為日本並不滿足於這些利益。
經過準備,發動了中日侵華戰爭。
清軍戰敗後,清朝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確定了朝鮮的“獨立”,結束了清朝與朝鮮的宗藩關系。
擴展數據: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9月9日,1948。
1945年9月2日,根據盟軍協議,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在第壹條指令中,以北緯38度線為美蘇兩軍接受駐韓日軍投降並對日開展軍事活動的臨時分界線,北為駐韓蘇軍投降區,南為美軍投降區。
日本投降後,美蘇軍隊分別駐紮在三八線南北地區。
1948年8月和9月,在朝鮮半島南北建立了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當時朝鮮半島總人口3000萬,三八線以南人口約21萬,三八線以北人口900萬。北南雙方占領的面積分別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56%和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