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了解初音未來洛杉磯演唱會全息投影的原理,是用空氣投影還是投影儀直接投影在全息投影膠片上?

了解初音未來洛杉磯演唱會全息投影的原理,是用空氣投影還是投影儀直接投影在全息投影膠片上?

正投影全息顯示,又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壹種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和再現物體真實三維圖像的技術。

拍攝原理

第壹步,利用幹涉原理記錄物體的光波信息,這就是拍攝過程:物體。

全息投影拍攝過程

物體在激光照射下形成漫射物光束;另壹部分激光束作為參考光束,打在全息底片上,與物光束發生幹涉,將物光波上各點的相位和振幅轉換成空間變化的強度,從而利用幹涉條紋間的對比度和間隔記錄物光波的所有信息。負記錄幹涉條紋在被顯影和定影後成為全息圖,或全息圖。

第二步,利用衍射原理再現物體的光波信息,這是成像過程:全息圖就像壹個復雜的光柵。在相幹激光的照射下,線性記錄的正弦全息圖的衍射光波壹般能給出兩個像,即原像(也稱初始像)和軛像。再現的圖像立體感強,視覺效果真實。全息圖的每壹部分都記錄了物體上每壹點的光線信息,所以原則上全息圖的每壹部分都可以再現原物體的整個圖像。通過多次曝光,可以在同壹張底片上記錄多個不同的圖像,它們可以分開顯示,互不幹擾。

3D投影前,應在120拍攝物體。看過3D電影的讀者應該知道,如果摘下3D眼鏡,畫面會出現鬼影,模糊不清。這是因為屏幕上的畫面不是壹張,而是兩張不同角度的畫面疊加效果。

為了模擬“雙目效應”,我們必須向左拍壹張,向右拍壹張。拍攝時,實際上有兩個3D攝像頭同時工作,其中壹個偏向演員的左側,記錄左側影像;壹個是向演員右邊傾斜,錄下右邊的影像,然後用電腦處理兩個影像,就成了3D電影的片源。

視覺原理

註意:這是3D成像中的視覺原理。與此略有不同的是,全息投影實際呈現的是3D圖像。

每個人都有兩只眼睛,每只眼睛的視角大約是80度,但是兩只眼睛合在壹起的視角只有120度,也就是說40度視角是重合的,所以我們左右眼看到的其實是不壹樣的。比如閉上左眼用右眼看或者反之,可以測試效果,左右眼接收到的物體可以轉發到大腦判斷物體的距離,形成立體印象。模擬這個過程就形成了3D立體技術。

攝影結束後,在放映室,3D片源以壹定角度放在銀幕上,觀眾需要戴上3D眼鏡才能觀看。仔細觀察3D眼鏡,我們會發現左右鏡片上有密密麻麻、方向不同的細條紋。左透鏡光柵和右透鏡光柵彼此成90度角。正是這些條紋,我們才能看到美妙的立體畫面。

攝影完成後,根據雙目效應對圖像進行分解,使左眼只能看到左邊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邊的畫面。只有這樣,大腦才能判斷距離,產生立體感。在投影時,左傾畫面和右傾畫面使用的投影光是不同的。雖然彩圖壹樣,但是投影光的振動方向不壹樣。左傾圖片和右傾圖片的振動方向相互垂直。由於偏振鏡只能透射振動方向與光柵平行的光,所以雙眼看到的圖像分別由透過偏振眼鏡的光形成。

這樣壹來,重疊的圖片就被分解了,左眼只看到左邊的圖片,右眼只看到右邊的圖片。由於雙目效應,我們有了距離感和立體感。

  • 上一篇:橘子和家鄉關系的電影花絮
  • 下一篇:泰國必吃的十大街頭小吃(泰國有哪些小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