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資產管理到創新空間運營
目前,我國大部分工業園區仍處於以資產收益為特征的“瓷磚”經濟時代,園區服務以資產租賃和設備設施維護為主。
未來,以空間享受和復合功能為特征的新型創新空間將不斷湧現,這將增加對企業的吸引力,並大幅提升資產的整體價值,如高和資本的Hitalk等。要求園區運營者在做好基礎資產管理的同時,不斷培養創新空間和運營服務的能力。
2.從園區發展到生產與城市服務壹體化
過去的園區大多分布在城市周邊地區,主要承擔產業發展的功能。未來,它們將更多地融入城市生活的功能,實現產城融合。公園是社區/城市區域。
第壹,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隨著我國城市群建設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整個城市的生活、商業功能和產業功能正在逐漸融合,就像80年代東京都市圈的形成,大波士頓中央商務區和中央智能區的融合等。,以及中國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地區的很多園區都在向這種產城融合邁進。
第二,從單個園區的發展來看,園區的運營也從壹開始的以資產服務為主,到現在更加註重人的服務。園區在辦公、研發、生產等功能基礎上,以壹卡通平臺為核心,建設了中關村東升科技園等場景化商務服務功能,建設了健身、餐飲、休閑等多個生活場景空間和商務運營服務體系,極大增強了園區對人才的粘性。
3.從企業級服務到行業級服務
從長遠來看,企業和產業資源是工業園區的核心資產,企業服務和產業服務將是未來工業園區運營競爭的贏家或輸家。
第壹,大部分產業園需要盡快彌補以企業生命周期為主線的企業壹站式服務。
第二,在企業服務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行業的服務水平。壹方面,高度重視建設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努力推動園區帶動產業發展和園區創新產業培育,促進園區產業集群發展,逐步打破園區地理空間限制,整合產業創新和要素等資源的集聚和輻射。以產業鏈為紐帶,進行產區協同發展,將成為深圳、北京、上海建設範圍內相關園區未來壹段時期的主要任務和關鍵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