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壹個具有通信鏈、可以獨立工作的水下機器人“虎鯨”是由美國研制的。它有五個微處理器,壹個裝有5000張膠片的自動照相機,壹個完美的聲納裝置,聲音脈沖發射器,頻閃觀測儀和傳感器。這個機器人重2.9噸。它不需要海面上的工作人員來“指導”它的行動,但如果有障礙物、攝像頭故障或電路中斷,它仍然需要與海面聯系。因此,機器人在水下工作時,每10秒向工作船報告壹次自己的行蹤和工作狀態。這些報告顯示在工作船的示波器上。工作船上的人員可以隨時了解機器人的工作深度、方向、水溫和發動機工況。必要時,工作船還可以發出控制指令,如關閉發動機、攝像機和錄音機、釋放壓載塊等。
這個機器人雖然誕生不久,但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它潛水130多次,最深處達到海底5300米。我到過數百平方英裏的太平洋海底,拍過那裏所有的海底地形圖。它還探索了意大利海岸附近海底火山的概況;甚至壹個下沈到9000英尺的可口可樂罐也沒能逃過它的眼睛。
現在,日本有海洋氣象觀測機器人。海洋觀測機器人系統由海上浮標氣象觀測站和地面無線電接收中心組成。它可以常年在環境非常惡劣的海洋中進行無人作業,並將觀測和收集的氣象數據及時通知地面。機器人的浮筒由鋼制成,直徑為10米。立在浮標中心的塔桿高出海面7米多,塔桿上裝有氣象觀測員。這種機器人通過重達500多公斤的測量鏈、鋼索和鐵錨,可以牢牢地系在幾千米深的海洋上。其電源由空氣濕電池和強堿電池共同提供。這種機器人每三個小時自動報告壹次觀察結果。主要觀測項目有風向、風速、氣壓、氣溫、日照、水溫、含鹽量、流向、流速、波浪。它首先將觀測到的氣象和海況數據轉換成數字,然後通過無線電設備自動廣播。機器人發出的無線電波被位於地面的無線電接收中心接收,然後輸入信息轉換系統,通知相關部門。
日本正在繼續研制能夠根據指令在海面上自行移動的漂浮氣象觀測機器人,以便更全面地收集海洋的各種氣象和海況數據。
海洋機器人是由海洋潛水器發展而來的。到目前為止,潛水器已經經歷了五個階段,前四個階段是載人的。五代潛水器是無人潛水器,大部分是系留式,少數是無纜式,全部由水面工作母船遙控。第五代潛水器實際上已經進入了海洋機器人階段。海洋機器人也分為兩種:纜控海洋機器人和無纜遙控海洋機器人。至於如何更好地控制水下機器人,還有很多問題等待人們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