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由來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始於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首先是壹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清明壹到,氣溫回升,正是春耕播種的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種樹不如清明”等農業諺語。
後來,隨著清明和寒食的日子臨近,寒食是人們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和清明合二為壹,寒食成為清明的別稱,成為清明的壹種習俗。清明那天,不放煙花,只吃冷食。
而且,關於清明節的起源還有壹個傳說:割股充饑。
清明節起源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想盡辦法謀殺了當今的太子,申生被迫自殺。他的弟弟重耳逃脫了,以免被殺。很多人跟著他出去,但大多數人最後都離開了他。有壹個叫介子推的大臣,他很簡單。有壹次,重耳餓暈了,介子推忍著疼痛割下大腿上的肉,烤給重耳吃。
晉文公上臺後,被與他同甘共苦的朝臣大大擡高,卻偏偏落下了介子推。終於有壹天,有人在晉文公耳邊提到介子推。他意識到自己心中充滿了恥辱,於是找人讓他入宮受賞,但他派人去介子推了幾次,還是沒來。後來,晉文公親自去了介休的家,但介休不想見他。有人出了個主意:放了火燒山,只留下壹條退路,那麽他壹定已經出來了。
然而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沒有介子被推出來,我們只好上山去看,但眼前的壹幕讓所有人都震驚了。介子和他的母親被燒死在壹棵柳樹下。所以晉文公把它們埋在這棵柳樹下。
所以,從那天起,晉文公把這壹天定為寒食節,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清明節”。那壹天,全國人民都要以寒食為主,如“清明果、清明巴、清團、清明餅”。而且禁止燒火,只能吃熟食。
這就是我所知道的關於清明節起源的故事。現在清明節家裏種柳樹,大人會帶著我們的孩子去掃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