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不想讓寶寶“羅圈腿”,家長必須要註意的幾件事是什麽?

不想讓寶寶“羅圈腿”,家長必須要註意的幾件事是什麽?

很多細心的媽媽,都發現了自己家寶寶的小腿不直.在寶寶躺在床上的時候,小腿和小腳總是向內彎曲的樣子,形成了壹個O形。但是用手壹拉,就變直了。只是壹松手,就又回到了O字形。

媽媽們不用擔心,壹定要知道寶寶的小腿天生不直,基本上所有的新生兒,腿部最初都是這個形狀。所以,這樣也並不代表著寶寶“羅圈腿”,也就更不是什麽異常的現象。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因為空間有限,所以雙腿都是交叉在壹起,生長的方式也是臀部與膝蓋延長。保持這種姿勢下生長,所以,寶寶壹段時間內,都是向內彎曲。

寶寶出生之後,隨著壹些運動,還有臀部及小腿肌肉力量的加強,雙腿就會慢慢的變直。正常情況之下,寶寶在發育到7歲左右才會自行矯正,也是慢慢的恢復成為正常的腿型。

在以前的壹些老傳統裏,老人們會認為把寶寶出生後,就拉直雙腿,再把雙臂拉直,然後緊緊的包起來,最好外面再加壹條帶子紮緊,就可以預防寶寶長大之後“羅圈腿”。事實上已經被證明,“羅圈腿”是缺少維生素D引起的佝僂病,與有沒有拉直雙腿、雙臂緊緊的包起來沒有直接關系。相反,如果還是老式的方法限制寶寶的雙腿、雙臂,反而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發育,可能會引起硬腫或是阻礙胸部的發育。

媽媽想幫孩子預防“羅圈腿”,可以及時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很多寶寶,鈣的攝入量是足夠,但是很多是因為缺少D維而吸收不好。壹般從寶寶出生後2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直到寶寶長到3周歲左右。如果滿1周歲後的小寶寶,每天的餵奶量還不到500毫升,建議還要及時補充鈣。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媽媽們對於孩子的站和立都不能操之過急,壹定要在孩子10個左右,才能練習站立。在嬰兒期的寶寶,生長發育非常的旺盛,也非常的快。所以,骨結構基本上是軟骨為主,且富有壹定的彈性,可塑造性也非常的強,但是肌肉的力量很弱,骨骼很容易就發生彎曲變形。如果長期處於壹種不良姿勢,很容易出現畸形。所以,媽媽們壹定不能讓小寶寶,過早或是過久的站立。

據育兒專家的介紹,寶寶出生後到兩周歲之前,都是腿部的正常發育期,而腿部定型要到7周歲左右。在寶寶的成長階段,即使是嬰兒期,也建議大家提早為寶寶穿上小小的衣服和褲子,隨時讓寶寶的四肢可以自然、靈活的自然放松。如果寶寶到了兩周歲以後,寶寶還是“羅圈腿”,又或是最晚到7歲之後還是“羅圈腿”。那麽媽媽們壹定要記得,及時帶寶寶到醫院看醫生。

  • 上一篇:《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第四章保護措施和管理
  • 下一篇:隸書書法作品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