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溫州地方戲曲有哪些?

溫州地方戲曲有哪些?

溫州戲劇

甌劇是流行於浙江南部溫州的壹種古老劇種。它以“書面文華”為舞臺語言,原名“溫州亂彈”。因溫州地處甌江下遊,故古稱“東甌”,1959命名為甌劇。

甌劇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較有影響的傳統劇目有《高集與吳三春》、《洋河殷鑒》和現代戲《東海小哨兵》。

甌劇的音樂豐富多彩,除了亂奏外,還有高腔、昆曲、徽劇、皮黃等劇種的唱腔曲調。甌劇唱腔可分為“正亂奏”和“反亂奏”。正亂奏的主要曲調有【慢亂奏】、【二寒】、【禺期】、【流水】、【小粉紅】等。有【崔晉】、【羅梆子】、【反流水】、【反收緊板】等等。甌劇的音樂活潑流暢,表現力強,能細致入微地表現各種人物的復雜感情。

著名的甌劇演員有陳蓉和葉在美。

-

溫州高腔又稱瑞安高腔,壹般認為其起源於明、朱、清三代,即江南花腔開始形成之時。其音樂體系屬於曲牌體系,部分曲牌腔旋律類似昆曲。它的演唱特點是合唱。演員在臺上演唱時,如果是七言絕句,句末有壹三個字由樂隊在後臺或臺上演唱,溫州人稱為“曬塔”。唱腔的發聲以自然聲為主,音調高亢激越,表現出質樸粗擴的藝術風格。歌詞的力度完全由樂隊的鼓點控制,符合湯顯祖在《宜黃清遠祖師廟》中聽到的描述。

從清末到民國,溫州的職業高音班只有壹個“老祥雲”,活動範圍從閩東北到浙南。後來又有了“新湘雲”。民國十四年,新舊“祥雲”解體,浙南僅剩“大玉林”級,不久衰落。到了30年代初,溫州高腔已經絕跡。

“老湘雲”班經常演出50多場戲,20多場折子戲。除了高腔,還有少量的昆曲和隨機戲。經常演出的劇目有紫金鞭、高唐州、風頭柴、鐵罐圖等。“老湘雲”班也有自己獨特的戲劇,如“白天順”,這是根據樂清明禮部侍郎張倫的故事改編的。此外,還移植了其他劇種。民國四年演出的話劇《龍鳳球》,是壹個家喻戶曉的“繡花鞋墜雲中”的故事(清代傳說名為《熊靜劍》,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港改編為越劇,定名為《靖邊》)。唱湖北梆子而不唱高音調,在高音班裏是絕無僅有的。

在溫州84個傳統劇目中,有4個高腔劇種:《雷公報》、《環報》、《報恩亭》、《紫陽觀》。此外,還有壹些折子戲,如《北湖州》、《邱毅山》、《磨坊系列》、《白袍訪談錄》、《貂蟬拜月》等。1957年,溫州勝利歌舞團編導並演出了《邱毅山》。

溫州有句俗話,“高錕亂拉琴,和聲請飯”,在這四大地方戲中,高腔名列第壹。按照行規,兩個地方班同時演出(打對臺)時,如果其中壹個是高腔班,高腔班不開鑼,其他班也不允許先開鑼。

  • 上一篇:河南臭豆腐的做法
  • 下一篇:住宅大門風水怎麽看,住宅大門風水事項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