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諸暨婚俗uu

諸暨婚俗uu

諸暨民間婚俗

----------------------------------------------------------- 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壹個民族,壹個地區都有與眾不同的婚姻習俗。各地域的群落按祖先傳下來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風情習俗,以及地理條件,經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演繹出各有特色的婚姻禮儀形式。這些婚姻習俗與形式,有的奇特,有的浪漫,有的莊重,有的簡樸,有些充滿著宗教的神秘色彩,更多的則閃爍著人類文明的光彩。不同的婚俗,又隨著歷史的前進,人們思想意識的變化而變化發展著。

諸暨曾是越國故都,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和歷史傳承。可以說諸暨民間婚俗既有中國封建社會大體壹致的禮儀定規,又有越地獨特的地域色彩。現撰陋文淺說壹二。

壹, 相親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句俗語道出了中國民間婚姻的客觀規律。在諸暨舊時鄉村中,男女青年到了十七八歲,甚至有更早的,前輩父母就要為兒女的婚事操心了。但這些婚姻須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須合"六禮"之儀。(所謂六禮,即:納采,送禮求婚。問名,詢問女方名字及出生年月。納吉,送禮訂婚。納征,送聘禮。請期,議定婚期。親迎,迎接新娘)。《諸暨民報五周紀念冊》曾有這樣的記載:婚姻以媒說合,寫紅箋請於女家,女家以"允帖"答之,其開具生年月日者為"庚帖",亦曰"口帖"。

諸暨鄉間少有專事做媒的人物,人稱作媒?quot;三十六行之外的行當"。但民間又認為做媒是做好事,能成人之美,故而牽線搭橋的人還是不少的。舊書上稱媒人為"月老",鄉間俗呼"媒大",戲稱"吃三壺瓶"。解放以後又稱為"介紹人"。

樂於做媒作伐的人總是能說會道的,與牽線的某壹方往往有些連親沾故,或鄰居同裏,或親戚朋友。他多了解雙方的社會地位,經濟條件,人性品格。多數是受人之托去作伐牽線,頻頻奔忙於男女兩家之間。如若雙方家長對對方均中意,待時機成熟,做媒人就向男女雙方的討"庚帖",又俗稱"龍鳳帖"。既將男女雙方姓名,籍貫,生辰八字寫於印有泥金的紅書上,經過媒人,互致二家。雙方各將帖子置於香火堂前或竈司堂前的香爐底下。爾後請算命先生推命占蔔,看二人生辰八字是否相合,若合即成。這樁姻緣佳事就邁出了第壹步。這些過程實質就是六禮中?quot;納采"和"問名"。

解放之後,這些繁縟的禮數基本革除,城鄉間,單位間的男女青年交往日益增多。自由戀愛已成大勢。戀愛成熟後當然還須有所謂的"媒大"去與雙方父母傳遞信息,張羅婚事。不過這差使就較為輕松,也有請"介紹人"牽線搭橋,認識戀愛的。在農村雙方不甚了解互相情況,還有相親的過程。所謂相親,有"看姑娘"和"看人家"二種方式。

"看姑娘"是媒人陪小夥子去女家。雙方見面,讓男女青年互相看看人品相貌。由女方父親叔伯或兄弟作陪,通過吃茶閑聊,觀察小夥子的言談舉止,了解人品性格修養。新客人來自然要請嘗小點心。這可不是壹般意義的小點心。如果女方對小夥子滿意,必定奉?quot;甜湯圓",這就是祈祝這樁姻緣"團圓"的意味。如若不甚中意,那小點心是什麽就說不準了。

"看人家"則是姑娘到男家去做客。俗語有"十媒九哄"之戲說,不管媒人講得如何好處,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實地察看才是最可靠的。"看人家"壹般由女方女眷陪姑娘壹起行動。這實際上是對男方家庭經濟,住房,環境,鄰裏外關系的壹次綜合考察。婚姻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次行動。八十年代之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生活觀念的改變,姑娘小夥接觸越來越多,思想感情交流也日益活躍,如若戀愛,雙方早知根知底。昔?quot;相親"習俗也將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二, 定親

通過相親相戀,男女雙方的情感逐日加深到壹定時候,就要定親了,也就是行古籍上所說的"納吉,納征"之禮。

擇日"文定",備彩花紅燭,棗果雙雙,壓以金線,貼以金紙,謂之"雙果";貫以彩線,以十為數,謂之"結果",中插彩花,以瓜果圍聚之,謂之"占果";壓以銀線,謂之"聘金"。

這是八十多年前在誌書中簡約記載的定親物品與習俗。而民間實際卻有諸多的不同。

男家請先生擇出定親日期之後,即寫出紅帖,套以泥金和合二仙封套。(所謂"和合二仙"即二位小孩壹人托盒,壹人舉荷的傳統圖案,取其諧音)。請媒人在數月前攜兩只糖果桂元禮包去女家奉帖。雙方在明悉聘定日期之後,旋即要準備行聘定之錢物,男方首先要準備好"禮金"和衣料等,其多少當視雙方經濟條件而定。其次要準備禮包,禮包視女方親戚多少而定,至少三十六,多則近百個。禮包多為白糖,冰糖,荔枝,紅黑棗子,核桃等南北幹果。還有"五代果子"是決計不能少的。所謂"五代果子",就是棗子,榧子,核桃,桂圓,花生,用紅綠彩紙攔腰雙雙貼妥,用金線纏繞,其寓意為"發子發孫,五代見面"。講究的家庭還要作壹百零八個"定盤棕子"。

是日,由媒人帶領幾位青壯漢子將定親禮物送至女家。女家喜欣相迎,在中午設酒席宴請至親好友與來賓。此酒俗稱"定儀酒"。親戚朋友喝了"定儀酒"後,將帶回壹份禮包和棕子。這樣就意味著又多了壹門新親,當然到時也要準備壹份"送嫁禮物"了。

午後,媒大與男方賓客告別女家轉回。女方早已在送禮的擔子裏放上"回禮"。在舊時回以衣帽靴鞋,緞繡鴛鴦壹對,糖糕如幹簏,並粉團染紅雞子,或加文房四寶,謂之"四盤"。而近代的回禮主要有各類糖果,米粉做紅綠圓子,花生與紅雞蛋等,還有壹套衣料和新鞋帽,是贈給未婚女婿的回禮。這些食品民間俗呼"回盤糕"。男家收到後,就將這些"回盤糕"分贈於親戚鄰裏。當然,男家晚上也要置酒席請親友歡飲。

行了"定禮",青年小夥子成了名正言順的"毛腳女婿",女方有事,小夥子理所當然要去幫忙,逢年過節,未來的女婿要攜禮品拜望大人前輩。這樣男女青年在頻頻的接觸中,更加了解熟悉,更加相戀相愛。

三, 親迎

定親後的壹年半載中,男女雙方要為婚事作準備。男方要裝飾新房,要預備接親禮品,女方要備置嫁妝嫁衣。

俗話說,只有擇日子討親,沒有擇日子嫁囡。迎親之日須有男家擇定,並寫喜帖,請媒人攜禮包前往女家奉告。傳統的喜慶日子多擇於年底臘月,新春正月。此時正值農閑,農家多有空暇,天氣又較寒冷,食品也易存放。如今除選擇這段時間外,在國慶節,元旦,五壹勞動節結婚的青年也為數不少了。

親迎前壹天,男家早早派出八九個青年用扛箱,食籠,向女方送去豐厚的接禮。扛箱與食籠均有上等木料制作,雕龍描金,十分精致。在舊時還須有禮帖壹份,將所有禮品數額壹壹書於帖上。

"男家致松柏各有壹盆,豬羊角黍糕餌雞鵝皆全,飯百團,染紅雞子百,謂之"十合盤",而豬五臟全副,謂之"全家福"。這是舊時的禮數。而近代的接禮主要有:豬肉有壹爿,但須連頭連尾,外加十余斤夾心肉。此俗稱"心頭肉",寓意媳婦是婆婆未來的"心頭肉"。羊肉壹只,魚,雞若幹,老酒,糖果,香煙若幹。棕子近百,最大的棕子大如熱水瓶,稱"太婆棕"。還有"五代棕",從大至小,五個聯成壹串,意有"五代相見,五世其祥"之兆頭。還有壹只大白鵝是不可缺少的。古代《禮記·昏經》曰:"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皆用雁"。古人認為雁為候鳥,順陰陽往來,象征男婚女嫁順乎陰陽。或曰雁失配偶,終生不再成雙,取其忠貞。我邑鄉間古風尚存,以鵝代雁。

種種禮物,皆以紅絲棉扯掛,青年喜扛"接禮",逶迤鄉間大道,散發出壹路的喜慶與歡樂。

親迎之日確是好日子。男女二家皆賓客盈門,披紅掛彩,熱熱鬧鬧。真可謂:廚房刀勺叮當響,熱氣騰騰酒肴香;老親新眷互致賀;笑語滿堂喜洋洋。窗欞上貼大紅喜字,屋檐下掛大紅宮燈,門扉間貼滿紅喜聯。女家貼的是嫁女的對聯,如"今日灑淚別母去,明年含笑抱子來"等等。橫額多為"於歸之喜"。男方則貼迎新人的對聯。如"長天歡翔比翼鳥,大地永結連理枝"等等。橫額有"結婚之喜","百年好合","天作之合"等辭言。

清晨,男方派出二三十名青年小夥子,由媒人帶領,去女家娶親。這夥人俗呼"行?quot;。有舊歌謠曰:"行郎行郎,借來衣裳,二滴肉湯,眼淚汪汪"。舊時農村生活條件差,歌謠的調侃反映了當時行郎的尷尬狀。還有擡轎的"轎佬"和"鼓樂手"。據記這兩門行當多為"墮民"所為,解放後均廢除了。

接送新娘的工具也隨著時代的推移而變化更替,二三十年代用尼蓬轎,後來改為黃包車。六七十年代鄉間通行自行車,八十年代初用摩托車,而時下則流行裝飾華麗的小轎車了。

女家中午置酒設席,俗稱"送轎酒"。遠親近鄰,皆聚飲送嫁。長輩與媒人坐首席上座。酒過數巡,女家的廚師小工就要向媒人"敲詐"香煙糖果作慰勞。壹般男家早有準備,自然妥然解決。當然有的也會鬧點矛盾,小工們會對媒人實行"制裁"--"關牛團",使其就範讓步。這種戲鬧,鄉間俗稱"吵吵發發"。現已基本廢止。

下午至壹定時辰,行郎將行。女方小工親戚裝好嫁妝擔子,送至村口,請行郎擡走。

"女方發妝奩,床桌幾櫃,銅錫器皿,五事桌幃,箱籠少則壹對,多則五對"。二三十年代與解放初相差無幾,無非是壹些日常生活用具與衣被賬枕。嫁妝的多少是與二家經濟密切相聯的。但不論貧富,那大小腳盆與馬桶不能沒有的。它們俗稱"子孫桶",是子孫繁衍的象征。

所有嫁妝上都貼上紅喜字,扯上紅絲棉。擔子裏,扛箱中都撒上爆谷花,炒黃豆和紅綠花生。箱櫃中,棉被枕頭裏放進水果糖,塞進紅雞蛋,桔子和石榴。嫁妝壹到男家即被行郎和頑童"搶去",討的是"多子多福","婚姻甜蜜"的好兆頭。

改革開放之後,農民經濟日益富裕,嫁妝也越來越講究。除傳統的物件之外,成套新式家具,電視機,電冰箱,空調機這些高檔電器都成了必嫁之物,有的父母甚至還陪嫁襪機織機之類的生產資料,為女兒女婿日後發展經濟提供了保障。今日的"行郎"也非昔比,個個都是西裝革履,精神體面。嫁妝再也不用肩膀擡扛,全用汽車裝運,只不過到時搬上搬下,做做賓客而已。

"喇叭響,時辰到,阿哥背我上花轎,二哥壹擔籃頭送到城隍廟,阿弟轎前轎後當狗?quot;。這篇民間歌謠,生動有趣地記錄了舊時姑娘出嫁上轎的情景。

舊時時辰壹到,吹鼓手吹打起迎親鑼鼓。新嫁娘頭帶鳳冠,身著新嫁衣,由阿哥從樓上背到花轎中,然後由伴娘相陪,灑淚告別父母鄉親,由轎夫擡出村莊,向新家而去。舊時東鄉山區還有哭轎習俗,今已不再。

如今國門洞開,世風日新。新郎新娘在結婚前必去影樓拍壹套精美的結婚藝術照,壹展新人靚麗風姿。結婚之日,更到美容廳精心打扮壹番,穿上多彩多姿彩裙袂飄曳的新婚禮服,把壹生中最美好的身姿和心情盡情展現出來,由女嬪相陪,歡聲笑語,坐上彩紮轎車,懷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希望,奔向壹個新的生活起點。

四, 拜堂

傍晚時分,男家親友早已作好各種準備,新郎倌更是容光煥發,翹首以待,迎接新娘到來。

當然是行郎先至。嫁妝到家,男壯女幼,忙碌不停,頑童搶喜果,大人搬東西。但"子孫桶"不是人人搬得的,須由新郎的弟弟來搬。鄉中戲稱其為"掇馬桶阿叔"。阿叔壹臉喜悅將馬桶端進新房,自然引得眾人壹陣嬉笑。馬桶不會白掇,紅漆馬桶裏的兩個紅雞蛋和壹個紅包就是犒勞。

新房裏新眠床,須得有壹位上年紀的婦女來張羅鋪掛。這位老婆婆鄉間稱作"順利嬤嬤",當"順利嬤嬤"須有條件:壹是老夫雙方鍵在,二要兒孫滿堂,是村子裏公認輩份高,年令長,福氣好的人才可擔任。?quot;順利嬤嬤"在村中鄰裏是壹份榮譽和光彩。討的就是壹個"子孫滿堂,有福有壽"的好彩頭。

男家早早派出迎親隊伍在村口眺望等候,等新娘車轎壹到,兩個小男孩立即點燃手中火把,照迎新娘,並作先導,引領進村。待至家門,鞭炮齊鳴,人聲鼎沸,民間樂隊,吹吹打打,喜氣洋溢。有小工在樓上廊下將大把大把的水果糖撒向賓客觀者,眾人笑而搶之,壹派歡騰熱鬧,新郎倌則乘機將新娘子搶進新房。

在舊時還須有"拜堂""傳代"的儀程。

《諸暨民報五周紀念冊》是這樣描述的。"新娘掖出與新郎向外禮天地神,向內禮香火祖宗,然後交拜,各以高年有福德之男女壹人扶之,名曰"拜堂"。用紅巾條,男女各執壹端曰"牽紅"。紅布袋上,先後交替,曰"傳代"。

新娘壹下花轎,由順利嬤嬤挽扶,與新郎同進香火堂。由長者司儀,長者念念有辭:某某堂某某族某男與某氏修為秦晉之好,永結連理雲雲。爾後壹拜天地,二拜祖宗,夫妻對拜。這就是行"拜堂成親禮"。禮畢送人入新房,此時早有二三小工將麻袋鋪在路上,新郎新娘牽紅巾踏著輪流替換的麻袋而行,在跨入新房前新娘還要從壹個米篩上走過。故而鄉間曾有"吃過上轎飯,走過麻袋爿,踏過米篩眼"的俗語來說明明媒正娶。

"傳代"儀式就是祈求新婚夫婦"子孫繁衍,代代相傳"。解放後這種陳舊的儀式早已革除。在近年筆者曾又看到過鄉中某些地方又在恢復沿用。

新娘子進房,與陪嬪端坐床沿,此時頑童稚孩,姑嫂婆嬸,皆進新房觀嫁妝,看新娘,討果子。順利嬤嬤更忙了。要張羅給新娘揩臉,揩臉不用毛巾,卻用婆婆舊衣裳。據說這樣日後婆媳間就會親親熱熱,和睦相處。繼而是餵湯圓。順利嬤嬤挾起湯圓,讓新娘嘗食,口中喃喃念道:湯圓圓又圓,生個兒子中狀元。新娘也象征性地吃三個。有調皮的小工也許早已在湯圓中包進了胡椒之類的餡子。當見新娘被胡椒辣嗆後的窘態,圍觀的頑童和調皮客就會發出得逞後的滿足笑聲。

是夜,燈火通明,婚宴開席,親從好友,四鄰八眷,喜氣洋洋,入席就座,聚首互賀,暢飲喜酒。酒至半酣,興致即起,於是席間猜拳行令聲此起彼伏,將喜宴氣氛逐漸推向高潮。

待菜肴過半,新郎新娘要為賀喜賓客斟酒致禮。先為首席,爺爺長輩,媒人舅舅,壹壹細斟致禮。此時席間長者還要贈"拜見錢"。然後依次輪斟。這壹儀式,民間原有讓新娘與親戚長輩見見面,致致謝的意思。此刻楞頭青們卻乘機想出各種花招捉弄新娘與陪嬪。有的將酒壺燙得滾燙,有的用藕絲塞住壺嘴,也有用湯匙搭起蹊蹺的"酒臺"為難新郎新娘陪嬪,朋友們在善意的戲鬧中使喜慶婚宴的場面更為熱鬧歡樂。

五, 鬧房

《乾隆諸暨縣誌》記:"夫婦為道之始,娶為夫婦之始。竊見大婚之夜,無論至戚與外姻,雜入房中縱酒惡謔,謂之鬧房"。

鬧房在民間俗稱"吵房"。吵房有"文吵"和"武吵"之分。"文吵"眾人接受,"武吵"為人所不屑。

鬧房壹般為年輕人居多,有時亦有些年齡較長的。這些人能說會道,能吟唱出壹則則吉利歌謠,向新人乞討果子。這些歌謠詼諧有趣,朗朗上口,愉已悅人,能使新婚喜事增添不少樂趣。例如:新娘子,討喜糖;喜糖甜又甜,夫妻壹世多恩愛。新娘子,討榧子;榧子兩頭尖,新娘壹到家發財……象這樣的歌謠,在《諸暨民間歌謠卷》收集了不少。

黃昏壹過,新房內就擺開了"鬧房酒",俗稱"暖房酒"。請村中年青朋友入席,新郎新娘分糖發煙。眾人打趣,說笑,飲酒,猜拳,直至半夜,才宴罷人散。

北鄉店口,湄池壹帶,有的還請座唱班。"暖房酒"後,要"送子洞房"。在新房中還要唱壹段祝願的吉利歌辭。同時有"驗箱"習俗。順利嬤嬤在眾親面前打開新娘箱子,有多少押箱錢,多少細軟,多少衣服料子,壹壹讓人過目。

至於"武吵"就有些不文明了。據誌書記舊時東鄉山區曾有"新郎出閨,突有拳足交加其身,所謂'新郎拳'也"的陋俗。許多地方硬脫新娘女嬪的鞋子,襪子,圍巾,用作抵押況喜煙喜糖;更有破門窗而入室,抱走衣被物品之舉。雖多數並無惡意,只為增添喜悅度壹時之痛快,但多有損壞門窗,弄臟物件之虞,甚至惹出傷筋出血,弄得大家啼笑皆非之事。這?quot;武吵"之俗,古人今人皆有貶斥。現今隨著人們精神素質的提高,這些不良之舉,已經越來越少見了。

現在青年吵房日趨文明。有的開個茶話會,桌上放上水果,瓜子,糧果,茶水,請鄰居親友,同學同事圍坐,請人主持,讓新郎新娘說說相愛經過,談談對未來生活的設想和希望,請陪嬪姑娘,青年朋友唱戲唱歌,猜謎說笑。使大家在朋友結婚的喜慶中感受到壹種健康向上的愉悅和歡樂。近年有關部門組織青年舉行集體婚禮,既熱鬧,又體面,又節儉,深受青年朋友的歡迎,確是實行移風易俗的好方法。

六, 回門與看望

已嫁的女子第壹次返回娘家探望父母俗稱"回門",古代則稱"歸寧"。《詩經·周南·葛覃》曰:"害瀚害否,歸寧父母"。《毛傳》曰:"寧,安也,父母在,則有時歸寧爾"。即出嫁之女,初回家門問候父母安康。各時各地在限期上均有不同。諸暨則在新婚第二天,夫妻雙雙須攜帶禮物探望嶽父嶽母。壹回娘家,闔家迎接新人。同房壹族,皆擔小點心奉慰小夫妻,嶽父家則設便筵招待新姑爺。席間請幾位長輩兄弟相陪,長輩告誡小夫小妻要恩恩愛愛,相敬如賓,白頭偕老。叮嚀囑咐女兒要相夫教子,勤儉持家,操持出壹份象模象樣的好人家。按習俗新郎新娘須等天黑,看不清瓦檐楞才能返家,但決不能在嶽父家過夜。

新婚大典壹過,光陰似箭,不覺又到了春暖花開之時。父母親就要張羅看望出嫁女之事了。俗諺說:清明端午不來望,壹生壹世勿威風。故爾舊時是十分看重"看望"之禮的。這壹則是表示父母的愛女之心,二則是為女兒把把臉面。

清明節未到,母親就要磨粉作餡,請人做清明果和望囡禮果。其中的禮果形態各異,花色很多,很有藝術特色,有桃子果,花轎果,鴛鴦果,稻桶果,石榴果,蒲包果……它們皆小巧玲瓏,造型優美,色彩和諧,均包孕著幸福,安康,甜蜜的象征意義。到時這些禮果與糖果,炒米糕,荸薺,甘蔗等拼成籃頭,由父母親或兄弟擔到女兒家,以表思念和關愛之情。到了端午節,娘家又要準備綠豆糕,茶葉蛋,五月桃,端午粽,還有數十把編織精致的麥草扇去探望寶貝女兒。而婆家則將清明,端午禮品分贈給左鄰右舍,至親好友,以至和睦相處,互幫互助的真誠問候。這種"望囡"習俗現在還壹直在鄉間流傳。

日後如果女兒有了生孕,父母又要擔雞,鴨,蛋,糖,嬰兒毛衫去探望。此名曰"催生"。小孩出生,滿月,周歲之日,又要送去外公外婆的關懷和問候。這些習俗當屬禮俗範疇,點到即止。

綜上所述為我邑民間壹般正常的婚姻習俗,各鄉區雖有不同,卻大體如此。除此之外,舊時鄉間還有不少特殊的婚俗,甚至落後的陋俗。如:童養媳,表兄妹婚,兄妹對換婚,搶親,材頭婚,冥婚,典婚等等。這些陋俗,解放之後,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法律制度的健全,均已銷聲匿跡。筆者將另題撰寫,此不再壹壹贅述。

  • 上一篇:無紡布親水油劑主要成份是什麽?
  • 下一篇:豆腐的制作過程及其科學原理簡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