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時間:XX年2月15日——2月20日
我的家鄉西安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是壹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位於關中平原中部,北臨渭河,南依秦嶺,周圍曲流環繞,氣候適宜,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景色秀麗,我愛我的家鄉,可是家鄉有壹些文化我還是不太了解,所以我借這次實踐調研,了解家鄉文化。
現在大家跟隨我的腳步,壹起去了解壹下家鄉文化吧!
民以食為天,所以這第壹站我來到西安有很成規模的小吃街也就是清真回民街!
這裏的小吃又全又好吃,壹到這裏我先飽了個眼福,哇!這裏的東西也真的太多了,我先走進壹家賣牛肉夾饃的小店···
怎麽樣好吃嗎?接下來我來到壹家牛羊肉泡饃店,這家裏的顧客十分的多,相信這家店做的泡饃也壹定的香。
這家泡饃果然的香,我平時都不太吃泡饃,今天吃了壹大碗,沒想到家鄉的美食太好吃了,家鄉太偉大了
家中成員生日,全家吃面條,稱“長壽面”。寓意著這壹家能長壽
吃五豆
吃五豆是西安關中地區的民間習俗。臘月初五,將大豆、小豆、綠豆、紅豆、黑豆5種豆子放入鍋中煮熟,全家人食用,但不能吃完,必須要吃後有余。以此預祝來年五谷豐登,吉慶有余。吃五豆在冬至過後,此時晝漸長、夜漸短。因此吃五豆還帶有節令性變化的含義。
今天我來到壹家西安特產店,德懋恭水晶餅、瓊鍋糖、酸梅粉、臘羊肉、黃桂稠酒、花生酥、臨潼火晶柿子、臨潼石榴、花饃、中華獼猴桃、板栗等特產壹應俱全······
家鄉文化調研報告 篇2調研地點: 湖南省鳳凰縣麻沖鄉老洞村、扭仁村、高通村
調研對象: 當地居民、學生、遊客等
調研時間: 20xx年7月7日至20xx年7月16日
1、苗歌
聽扭仁小學龍校長、麻老師及麻誌官老人說起:苗歌對上壹輩的人來說就像我們現在的必修課,它主要包括感恩歌,祝酒歌,賀喜歌,慶典歌,其中用到了許多隱喻和暗喻等修辭手法,且這些喻體大都來自自然的花草樹木和蟲魚鳥獸;因此唱出的歌也都是取自生活反映生活,需要演唱者有較高的觀察、鑒別、領悟和創作能力;可稱得上是心靈的造化,自然的靈現。苗歌壹般沒有音樂伴奏。
2、苗鼓
居村民介紹,鳳凰苗族鼓舞,大體上可分為猴兒鼓和花鼓兩大類。猴兒鼓是娛樂者模擬猴子的動作翩翩起舞,其動作詼諧,難度大,舞得好的人不多;花鼓異常柔美,異常抒情,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在鳳凰臘爾山、山江、麻沖、落潮井壹帶苗區十分流行。
打花鼓(即花鼓舞)壹般是兩個人,但也有四人、八人的,另外還有壹個站在鼓旁敲擊鼓梆,控制舞蹈節奏的,謂之敲邊鼓。花鼓的基本功有三:壹是手功,二是腰技,三是步法。步法有快三步慢三步兩種,步法是否踩到點子上,直接關系到花鼓的“套路”,因此至關重要。
3、苗舞
盛傳在湘西鳳凰的苗舞主要包括:竹竿舞和三人鞋,這兩種舞蹈簡單易學。例如竹竿舞據說是苗族群眾在生產生活中自創的壹種自娛性舞蹈,平行擺開兩條方木作墊架,墊架上橫放若幹條手腕粗的長竹竿,持竿者相向地雙手各執壹條竹竿尾端,把竹竿與墊架、竹竿與竹竿碰擊出有節奏的聲音,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間,不但要敏捷地進退跳躍,最好能跳出瀟灑自然的動作(我們的兩位隊員嘗試了壹下,跳了幾下下就被嚇得跳了出來)。
三人鞋也是很有趣的,三個人同穿壹雙“鞋”(兩根長板),苗家姑娘們很厲害,還能跳出優美的舞姿,節奏感很強,遊客觀眾們驚嘆不已。
4、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主要表現在:服裝、頭飾、銀飾、銀梳、銀鐲、銀項幾個方面,穿圓領大襟短衣,盤肩、袖口等處有少許繡花;寬腳褲,褲筒邊緣多飾花邊;包紮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頭帕,戴銀飾。男裝多為青色土布衣褲,包青頭帕。現在他們只有在傳統節日、喜慶的日子才穿上本族傳統服飾。
5、苗族傳統節日
湘西苗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開年節、四月八、龍船節、六月六。節日那天,村民都身穿節日盛裝,聚集在壹起。
6、苗族待客禮儀
當遊客們進入苗寨時,苗家人們會進行苗家攔門“三道卡”風俗,即“卡歌”、“卡鼓”和“卡酒”。所謂“卡歌”,即當遠方的客人到苗寨來做客,苗寨裏的青年男女要肩拱肩、手拉手,用對歌的方式來表達對客人的熱情歡迎;“卡鼓”,即在進苗寨的路上,苗家阿姐阿嫂們會用擊鼓攔門的方式,同客人比試鼓藝,並展示苗家人多姿多彩的鼓舞智慧;“卡酒”,即好客的苗家人在寨門口端著自家釀造的包谷燒或米酒攔門,苗家人將農事或家事編成苗歌後向客人提問,客人答對並喝下攔門酒,則表示客人看得起苗家人,客人方可入寨並被試為最尊貴的客人。這是非常典型苗族村野文化。
6、湘西苗族文化現狀
苗族人們的能歌善舞以及對歌舞的熱愛在這裏表露無遺。記得我們到達的那天已經晚上十壹多了,可村裏面那回蕩的苗歌絲毫沒有疲憊的感覺,壹直延續到晚上十二多才停下來!調研中還得知扭仁村是周圍人口較少然喇叭最多的村,通宵達旦的歌聲在這也是常有的事。
調查中發現這裏的小孩幾乎都不懂不會這些傳統的東西,壹方面是他們的父母很少有時間也沒有這份心去教他們,另壹方面是他們自己不喜歡難得靜下心來學習。當然這其中更大的是沒有被重視起來,社會風氣和現狀的驅使,大家都在忙於為生計奔波跟本就難以顧及這些。平時的對唱更多註重於各自的壹種休閑和愛好,而沒有想過如何繼承和發展。這些事實的反映不得不讓我們為祖國文化遺產的繼承感到擔憂,即使在這種地方都被利益深深的覆蓋那些所謂的保護政策起到的作用實在微乎其微。當然這也不是壹個政策那麽簡單的事情,要想改變這種狀況不僅需要整體形式的改變(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更需要苗族同胞們樂於奉獻,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來維護和繼承祖輩的傳統。這些都需要社會力量和國家政策的相應扶住,畢竟民以食為天只有在解決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後人們才能把多余的精力投入到精神世界裏。值得慶幸的是在我們回來的前壹天,麻老師跟說了許多關於苗族文化方面的事,最後還拿出了他自己的壹本根據壹段發生在清初民國時期的追求愛情自由的故事。並告訴我們他將用他的壹生來繼承祖輩留下來的優良傳統並將其傳承下去。
家鄉文化調研報告 篇3我的家鄉在威海,中國十佳宜居城市之壹,三面環海,海產品豐富,環境優美。我居住的村莊叫蒲灣村,壹個只要走上十幾分鐘的路程就可以看到大海的村子。村裏最有名的建築非海草房莫屬。雖然現在大多數人都住上了樓房,但還是保留了幾個古老富有特色的海草房。
由於靠近海邊,所以用於建造海草房的原料海帶草特別豐富。海草房屋頂用特有的海帶草苫成,堆尖如垛,淺褐色中帶著灰白色調,古樸中透著深沈的氣質。用於建造海草房的“海草”不是壹般的海草,而是生長在5~10米淺海的大葉海苔等野生藻類。海草生鮮時顏色翠綠,曬幹後變為紫褐色,非常柔韌。
蓋海草房最關鍵的步驟是往屋頂上苫海草了,當地人蓋房又稱“苫房”。苫房的原理其實跟建造瓦房安裝瓦片有相通之處,只不過是用海草從下往上壹層壓壹層地苫好。海草房苫房是壹門手藝,壹棟海草房的好壞、使用時間的長短,主要取決於是否海草苫得嚴密。因為只要屋子不漏水,墻是很難倒的,可以壹直住下去。據說苫間海草房要三四個人花上十幾天才能搞好。然而現如今許多有手藝的建造海草房的人已經不在了,而能傳承這種手藝的人也是極少數的。與現代式的房屋相比,海草房更多的融入了人們的智慧與手藝,體現了人與自然的結合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少了鋼筋水泥,這種原始的建築更容易讓人產生好感。
據我的調查,海草房從我們村子建設以來就有了,大概有五六百年的歷史,歷史悠遠。由於新農村建設,許多大瓦房拔地而起,其他村子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海草房與現代建築格格不入,漸漸淘汰了古老的海草房,而只有我們村子還保留了幾個海草房,現在居住其中的大多數是些老人,年輕人更傾向於平房。海草房有許多優點,古樸典雅,冬暖夏涼,是壹個非常適宜人類居住的建築。從老人們口中,我感受到了她們對海草房獨有的感情,而那些年輕人卻僅限於知道其存在,對其歷史了解甚少。
曾有名人對海草房情有獨鐘,吳冠中這樣描述海草房:那松軟的草質感,調和了堅硬的石頭,又令房頂略具緩緩的弧線身段。有的人家將廢漁網套在草頂上,仿佛婦女的發網,卻也添幾分俏麗。看壹眼那漁家院子,立即給妳方穩、厚重的感覺。大塊石頭砌成粗獷的墻,選材時隨方就圓,三角形的大山墻,在方形院子的整體基調中畫出了豐富的幾何形變化,它肩負著房蓋上外覆的`壹層厚厚的草頂。吳冠中優美的言辭形象生動的描述出了海草房的外觀,令人充滿無限向往。海草房不華麗,不高貴,但如果妳是親眼見到他的真面容,壹定會被其古樸的外表所打動,他體現了當時人們的勤勞與樸素。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海草房的知名度也逐漸提高,許多人慕名而來參觀海草房,並想嘗試壹下住在海草房是壹種怎樣的體驗。不過近年來,海草房的情況卻令人堪憂。越來越多的近海養殖,使海草的數量越來越少,幾乎打撈不上來足夠的海草去搭建壹個海草房,人們也越來越不樂意花費精力去搭建,所以海草房的光輝時代已經過去。
關於海草房的保護也是壹個引人關註且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村子零星分布著幾個海草房,多數年久失修,大隊也不會特別重修或加固。我認為海草房是幾代人記憶中的獨特建築,我們應該加大保護力度,可是適當向村民宣傳保護僅有的海草房,大隊也應該從經費種拿出壹部分用於海草房的修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肩負起保護海草房的重任,讓其不至於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家鄉文化調研報告 篇4壹、調查目的
我們日照綠茶特別有名,被譽為“江北第壹茶”。日照綠茶具有獨特的品質和口味,好多人都喜歡日照綠茶。還因為我爸爸媽媽非常喜歡喝日照綠茶,他們每天在家都喝功夫茶,受他們的影響,我也開始喝茶了。我想調查研究壹下我們日照綠茶的歷史淵源、制作工藝及品質特征。
二、調查人員
劉涵日、爸爸和媽媽
三、調查內容
調查研究壹下我們日照綠茶的歷史淵源、制作工藝及品質特征。
四、調查方法
1、親自到茶廠體驗了解詢問;
2、網上搜集資料。
五、調查過程
1、歷史淵源日照種茶始於何時,已不可考。據傳日照城北的河山頂峰上有古茶樹壹株,因生於懸崖之上,高不可攀,無人敢登峰采摘,唯拾其落葉,或拋石擊葉,用開水沖飲,不僅可明目提神,還可治腹疼,有奇效。
2、制作工藝日照綠茶的制作工藝十分復雜,包括采茶、攤涼、殺青、揉撚、搓團提毫、烘幹等工藝。采茶、攤涼要求采摘必須精細,大小均勻壹致,不采雨水葉、病蟲葉等,然後用竹簍裝盛,禁用各種袋裝,以防鮮葉紅變和悶熟。進廠後抖松攤放3-4個小時,鮮葉開始透發香氣即開始加工。殺青采用殺青機或人工殺青,使葉失水35%到37%之間,然後攤涼。揉撚采用揉撚機,輕揉不加壓,時間3-5分鐘,揉撚時間過長,易出現茶汁外溢,影響色澤和顯毫。搓團提毫采用手工操作,這是壹項技術活,憑技術工人經驗調節,邊搓團,邊解塊散熱,搓至條形卷曲,茸毫顯露,幹燥達80%即可。最後壹道工序是烘幹,用烘幹機邊翻邊抖動,直至幹燥,烘至含水量6%就完成了。
3、品質特征日照綠茶湯色黃綠明亮,栗香濃郁、回味甘醇,葉片厚、香氣高、耐沖泡。日照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茶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專家稱日照綠茶的營養價值高於其它同類產品。綠茶不僅是壹種健康飲品,它還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常飲綠茶,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提神健胃,降壓利尿,消食醒酒,防癌抗輻射,減肥美容,延年益壽。電腦壹族每天喝些綠茶,能防電腦輻射,而且對皮膚也很好。日照綠茶分為春茶、夏茶和秋茶,春茶是綠茶中的極品,特別是開春采摘的第壹批更上極品中的極品,價格非常昂貴。日照綠茶已被列入山東地理標誌品牌,聖谷山、雪青、浮來青、碧波、旭光、莒國翠6個綠茶品牌,獲得了地理標誌產品稱號,獲準使用專用標誌。
六、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我對我們家鄉的綠茶有了更多的了解,我要讓更多的人了解日照綠茶,多喝日照綠茶,讓日照綠茶更加有名。
家鄉文化調研報告 篇5壹、教學目標
1.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了解家鄉的文化生活現狀。
2.學習如何開展文化生活調查,並嘗試撰寫簡短的調查報告。
3.學會分析調查所得的材料,對家鄉的文化生活現狀形成自己的認識和思考。
二、學習資源
毛澤東《調查的技術》
王思斌《訪談法》
三、課前準備
1.在高壹年級開展壹次“我和家鄉的圖書館”的問卷調查。
2.在班級裏組建若幹調查小組,對家鄉圖書館的藏書、借閱等情況開展壹次調查活動。
3.各小組將調查結果制作成演示文稿,準備在課堂上分享交流。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壹)課堂導入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曾說過:“如果這個世上真的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圖書館,是汲取前人智慧的地方,也是展示各地文化的窗口。
“走進公***圖書館,是了解壹座城市的開始。”請問,妳了解家鄉的圖書館嗎?展示壹組當地圖書館的照片(最好選取新、舊圖書館的照片)。
(二)問卷調查反饋
調查對象:高壹部分同學
調查時間:學生走訪圖書館之前
調查內容:妳知道當地的新、舊圖書館在哪裏嗎?妳最近壹次去圖書館是什麽時候?妳去圖書館是看書、做作業,還是借閱圖書?妳覺得當地圖書館的藏書多嗎?去圖書館的讀者多嗎?妳印象中當地圖書館有何特色?
課件展示:
問卷調查的初步結論:
1.高壹年級的學生九成以上了解或去過家鄉的新、舊圖書館,其中多數人在近壹年內去過;
2.去圖書館的目的依次是看書、做作業、借閱圖書;
3.大部分的同學認為圖書館的藏書比較多;
4.家鄉的圖書館除了環境安靜、整潔,有書香氣息,適合讀書外,並沒有其他突出的特色。
(三)分享交流
第壹組:分享家鄉圖書館的藏書、借閱情況
訪談對象壹:圖書館的負責人或管理員(1-2人)
訪談內容:圖書館現有藏書多少冊?每天到館的讀者大致有多少人,主要是哪個年齡段的?平均每天借閱的圖書有多少冊,其中熱門的是那幾類圖書?
訪談對象二:圖書館的讀者(若幹人)
訪談內容:妳覺得本地的圖書館的藏書多嗎?妳來圖書館是讀書,還是借書?借到妳想看的書了嗎?妳對圖書館有什麽希望或建議?
第二組:分享家鄉圖書館的特色(如設立展示當地文化特色的圖書室,安排流動圖書車等)
訪談對象壹:圖書館的負責人或管理員(1-2人)
訪談內容:目前圖書館有何特色?具體表現在哪裏?今後圖書館的建設有何籌劃?
訪談對象二:圖書館的讀者(若幹人)
訪談內容:妳覺得本地的圖書館有何特色?具體表現在哪裏?妳覺得本地的圖書館可以呈現什麽文化特色?
(四)思考分析
依據學生的調查報告,思考以下問題(預設):
1.為什麽家鄉的圖書館藏書比較豐富,但借閱的讀者不多,且集中在低年齡段?
2.為什麽家鄉的圖書館的特色不突出?
3.為了凸顯家鄉的圖書館的特色,請妳提壹點建議。
(五)擬寫廣告語(二選壹)
1.今年,浙江省將評選“讀者最喜愛的基層讀書館”,家鄉的圖書館被列入推薦參評對象。請依據家鄉的圖書館的特色,擬寫壹則宣傳廣告語。
示例:舟山圖書館的宣傳廣告語——舟載智慧,山納書香。
2.為了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方便偏遠地方的讀者借閱圖書,家鄉的圖書館最近策劃了“流動圖書車”下鄉活動。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需要準備壹條宣傳橫幅,請幫助擬寫壹則宣傳廣告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