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俄國 彼得大帝的改革使古老的俄國在萬分不情願中逐漸擺脫了生存已久的農奴制,在向西方的借鑒與學習中向近代化靠近,俄羅斯文學也在艱難的蛻變中尋求新生。
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於莫斯科壹個貴族家庭,
1811年,普希金進入貴族子弟學校皇村學校學習,年僅12歲就開始了其文學創作生涯。
1815年,在中學考試中他朗誦了自己創作的“皇村回憶” ,他還接受了法國啟蒙思想的熏陶 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普希金畢業後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職,
1820年他被外派到俄國南部任職,這其實是壹次變相的流放。
1824--1825年,普希金又被沙皇當局送回了普斯科夫省的他父母的領地米哈 伊洛夫斯克村,
1825年他完成了俄羅斯文學史上第壹部現實主義悲劇《鮑裏斯·戈都諾夫》的創作。
1826年,沙皇尼古拉壹世登基,為了籠絡人心,把普希金召回莫斯科,但仍處於沙皇警察的秘密監視之下。
1830年秋,普希金在他父親的領地度過了三個月,這是他壹生創作的豐收時期,在文學史上被稱為“波爾金諾的秋天”。
1831年普希金遷居彼得堡,仍然在外交部供職。
1836年普希金創辦了文學雜誌《現代人》。
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決鬥。決鬥中普希金身負重傷,
1837年2月8日不治身亡,年僅3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