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的概念及其分類
1、資產的概念
資產是企業擁有的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資產具有以下特征:
(1)資產的實質是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
(2)資產必須是企業擁有或能夠加以控制的經濟資源;
(3)資產的目的旨在為某個會計主體帶來壹定的經濟利益,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不可缺少的基礎。
2、資產的分類
企業資產由各個具體的資產項目所組成,為便於資產的計量,有利於資產的管理,可以根據經濟內容,按資產負債表將資產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壹年或超過壹年的壹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存貨等。
長期投資是指不準備在壹年內變現的投資,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和長期債權投資。
固定資產是指使用年限在壹年以上,單位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並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資產,包括房屋及建築物、機器設備、運輸工具等。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並且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和商譽等。
它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物質基礎,具有以下幾方面特征:
1.資產是壹項由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資源。資產必須是現實的資產,而不能是預期的資產。這裏所指的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包括購買、生產、建造行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項。
也就是說,只有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才能形成資產,企業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
例如,企業有購買某存貨的意願或者計劃,但是購買行為尚未發生,就不符合資產的定義,不能因此而確認為存貨資產。“過去形成”原則在資產的定義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也是傳統會計的壹個顯著特點。盡管現有的壹些現象,特別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現,已對“過去形成”原則提出了挑戰,但這壹原則仍然在實物中得到普遍的接受。
2.資產必須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是指企業享有某項資產的所有權,或者雖然不享有某項資產的所有權,但該資源能被企業所控制。例如,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要求,也應將其作為企業資產予以確認。
3.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間接導致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的潛力。資產必須具有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沒有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不能給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