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位於江西省贛江的上遊,境內崇山峻嶺遍布,東面與閩西地區相交,南面與粵東、粵北接境,西面與湘東南為鄰,北面是江西本省的贛中地區。贛南、閩西、粵東相互毗鄰,雖然分屬於不同的省份管轄,但卻是地緣相通,史緣相承,人文相同。這裏是客家人聚居的大本營,客家人數很多,除閩西、粵東外,在贛南現生活著740多萬人口,都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
客家人構築的圍屋,傳承於漢代的塢堡,堪稱是中國建築史上的活化石。在歷史上,圍屋曾遍布贛南各地。目前所能見到的圍屋,都集中分布在贛南與廣東相毗鄰的壹些縣份,即龍南、定南、全南三縣的全境,信豐、安遠兩縣的南部以及尋烏縣的個別地方。鄰近江西省境的廣東省壹部分縣市,也有圍屋的分布。
目前,贛南***保存有圍屋600座左右,其中龍南縣的數量最多,占了將近壹半,有300來座。在該縣九連山麓的武當小盆地之中,至今仍保存有珠園圍、田心圍、永安圍、崗下圍等***計13座圍屋。中國古代史籍中描述的“塢堡林立”的場景,似乎在這裏得到了再現。
東漢時期,由於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我國建築歷史上,出現了壹種新的建築類型——塢堡。塢堡是封建割據的產物,塢主是雄踞壹方的豪強地主,他們所營建的占地面積大、外墻高聳、四角建有碉樓的塢堡,是壹種防禦功能較強,又可供壹個封建大家族起居之需的家堡合壹的建築。
發展至兩晉南北朝時期,塢堡這種建築已在中原廣大地區盛行,而恰恰又是在這壹時期,中原發生了外族入侵的長期戰亂,於是,中原地區的漢人不得不開始了大規模的南遷。在舉族南遷的過程中,他們把中原的傳統文化帶到了南方,同時也把構築塢堡的建築技藝帶到了南方,並且帶到了贛南。宋代以後,由於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日臻完善,中央集權得到了空前地加強,而塢堡這種封建割據勢力的伴生物,也就逐漸地退出了歷史舞臺。
但是,在客家人聚居的地區,情況卻是有所不同。壹是由於山高皇帝遠,中央政權鞭長莫及;二是因為客家人對傳統建築文化有著頑強的承繼性;三是客家人生活的山區戰亂較多,客觀上需要這種建築的存在。所以,塢堡這壹建築形式便在客家人聚居的地區得以保存下來,而且壹直延續到近現代,成為我們今日所能見到的贛南客家圍屋。
贛南的客家圍屋,具有十分鮮明的建築特色和文化內涵。圍屋空間體量碩大,平面布局以方形為主,四角也都建有帶槍眼的碉樓,具有極強的防禦功能。壹座圍屋內的居民,不管人口多少,哪怕多達數百人,亦必定是同姓、同宗,而且還是同壹個開基祖的直系血緣後代。贛南這種如同壁壘式的客家圍屋,無論是其建築外觀,還是其文化內涵,都與兩千年前的漢代塢堡壹脈相承,的確堪稱中國建築史上的活化石。
安遠縣鎮崗鄉的東生圍,現居住有400多人,是贛南住人最多的壹座圍屋。東生圍的平面近似於正方形,長邊87米,短邊65米,沿圍屋周邊開挖有兩米多寬的壕溝,圍屋高三層,四角設有碉樓。盡管它外觀壁壘森嚴,但是內部的主要功能,仍然與任何壹座圍屋壹樣,都是為了滿足壹個父系人家的生活需要。
東生圍內辟有300多間用房,每壹個小家庭部分配有從壹樓到三樓的各壹間用房,成為壹個單元。每個小家庭的生活相對獨立,壹樓是廚房和客廳,二樓是住房,三樓通常用作儲存糧食;圍屋的中央是帶有大廳的祠堂,重大的公***活動如祭祖、宴請、聚會都在此進行。祠堂兩邊的空地上還建有豬圈、雞舍等雜間。壹個大家庭的吃喝拉撒、待客會友、婚娶慶典,都在圍屋之內進行。
客家人壹直保持著聚族而居的遠古習俗,這種以血緣為紐帶的父系大家庭,少者數十人,多者上百人甚至是數百人,他們在宗族力量的凝聚力下,***同生活、***同勞作、歡聚壹堂。而那些規模大小不等的壹座座圍屋,就是這壹個個父系大家庭安居樂業的家。
但是經歷了歷史的風風雨雨,宗法制的大家族已難以存在,至此,圍屋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開始走向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