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跪求!簡述古琴音樂文化的歷史代表性

跪求!簡述古琴音樂文化的歷史代表性

古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它有七根弦,木頭是用的梧桐木,弦是絲線。又叫七弦琴,中國的古典書都稱之為絲桐。琴是代表中華民族音樂的壹個重要標誌。古琴就是音樂當中的壹部《易經》,就象哲學壹樣。古琴代表中華民族的音樂,最有代表性的曲子就是《高山流水》。中國是有很好的音樂的,中國的琴就是壹部哲學, 也有人說應 該叫作音樂藝術, 叫作道,琴道。

我們講孔夫子, 他的理想是希望這個國家的人民以禮樂來治國,和平外交。現在我們正是這樣的了,禮樂治國。歷史上寫中國是禮樂之邦,樂是最有代表意義,所以周總理說昆曲好得很呢,昆曲是戲曲當中的浪花。我說音樂也好得很,但是七弦是音樂當中的浪花。妳只有學了之後,才能夠理解,不會彈,妳還不能壹下子理解,它的聲音講究韻味,不追求好聽。我彈壹曲《平沙落雁》,我只追求自然界平沙的味道,我自己就好象……摻入它的當中,渾然壹體了。我要彈出那種味道來,自己有那種意境,那樣壹種感覺,我就和這個琴合二為壹,這就是天人合壹,就是修身養性。

彈琴十個指頭老是在運動,十指通心。想老了不癡呆的話,彈點琴還是好。手指頭在動,說我彈不出好曲子沒有關系,這個琴本身隨便撥了兩下,它就好聽,它就是這麽好。陶淵明不會彈琴,我們但不把他作為壹個琴家來看,他就是無弦琴,沒有弦,他不會彈,他說每天摸摸琴也覺得舒服。思想境界到心裏頭去了,壹樣達到養生的目的。嵇康就說妳好好彈琴,再結合到飲食起居,妳的壽命可以自己掌握。

嵇康就是寫了《秦賦》,是寫得很好的,“殷殷琴德,不可猜忌。”這個琴的德教,太深奧了,不可猜度。琴本身是個很美的東西,美學。美的享受,外國人美的享受是維納斯,裸體像,中國人美的享受是認識,境界高,境界很高的。

文字介紹

文字介紹

全文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能有這樣壹個機會和大家相見。我來自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主要研究遺傳進化,也就是研究中國農業的起源和栽培植物的起源,古琴則是我的業余愛好。據我所知,在我之前,已經有幾位專家在這裏做過講座,如陳長林、李祥霆和許健,後兩位都是音樂學院的古琴教授。他們從開始就研究古琴,我和他們不壹樣,我是業余愛好,不是真正研究古琴的,但是我非常喜歡古琴,到了只要有壹張古琴就滿足了的程度。我有壹個老朋友,他是英國劍橋大學很有名氣的教授,現在已經90多歲了,我們是很要好的朋友,他到中國來之後就愛上了中國古琴。他來中國本來是搞中英文化交流的,但是他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之後,買了壹張很好的古琴,回到英國之後,就專門研究中國唐代音樂。他來的時候才30幾歲,現在90多歲了,仍未結婚,就只愛壹張琴。關於古琴,好多人都不認識它,有些電視和電影裏把古琴放錯位置,出了壹些笑話。我今天介紹古琴,只能說是淺談。古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前面有好多專家學者都已經介紹過,我只能是談壹談我對古琴的認識。

先簡單介紹壹下古琴。現在所說的古琴,就是有很古老歷史的琴。它有七根弦,又叫七弦琴,琴身用的是梧桐木,弦是絲弦。關於絲弦,以前杭州有壹個回回堂,從唐朝開始壹直到文化大革命都在做七弦琴的琴弦,但它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壞了,現在要想恢復絲弦很不容易。因為做古琴用的是絲弦和梧桐木,所以琴又叫絲桐。現在叫它古琴,是因為它歷史很古。古琴的歷史很悠久,中華民族的歷史有多久,它的歷史就有多久。相傳在伏時就有了,後來神農、黃帝以至歷代君王,他們沒有壹個不會彈琴的。我們想想神農、黃帝那個時代,除了種植五谷果蔬,同時他們也需要娛樂,他們就拿壹個木頭板子,綁上幾條繩子,那時的繩子是什麽樣呢?大概就是皮筋吧。後來到了黃帝時期就有了絲,就用絲來做絲弦,絲弦壹直用到今天。就是說很簡單的壹個板子,在上面綁上幾條絲線來彈,這就是最早的琴了。開始究竟是幾條弦呢?在堯舜的時候是五根弦,後來到了文王、武王的時候又加了兩條弦,這就是七條弦,就叫作七弦琴。

據有關文獻記載,從有文字的時候琴就出現了。就是說,在夏禹以前的石器時代,還是用石頭做鋤頭時,就有了琴,同時也有了醫,古書有記載。這兩種東西:中國的醫和中國的琴,它們的歷史都是很悠久的。琴書上說:“琴之為器,創自伏,成於黃帝,法象乎乾坤,用宣乎妙道,古之明王君子皆精通焉。昔者師襄鼓琴,則有遊魚出聽,六馬仰沫,況於人乎。自古明王所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者,全賴琴之正音是資。則琴之為道豈小技哉!而以藝視琴道者則非矣。”歷代有修養、有學問的人,無論幹什麽行業,特別是文人,像蘇東坡、文天祥、柳子厚,都會彈琴。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音樂,琴是代表中華民族音樂的。中國華民族有什麽音樂呢?我們在電視上看的管弦樂隊,那是外國來的;代表我們中國的音樂是什麽呢?是胡琴嗎?是琵琶吧?這都是少數民族創造出來的。《三字經》上寫的清楚,“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匏是少數民族吹的笙,土就是塤,恐怕有人沒有聽到過,我帶來給大家看壹看,它也是壹種音樂,是中國的八音之壹。現在音樂學院有人會吹,各種調子都吹得出來,能和七弦琴配合。木是敲的木魚,石是磬,現在考古出土的石磬是個新發現,它們大小不壹,壹排排和編鐘差不多,可以打出各種音樂調子來。關於金的東西有很多,如編鐘。再就是絲桐制的琴和竹子制的簫。八音是古代的八種音樂,在眾多的音樂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廟堂音樂,從前的廟堂裏舉行祭祀的時候,就有琴和瑟,小者為琴,大者為瑟。瑟是五十根弦,後來瑟太大了,不好帶,就把它變小了,就是電視上見到的箏,箏是已經變小了的瑟。在眾多的音樂當中,琴是最能代表中華民族音樂的。西洋音樂最有代表性的是小提琴、鋼琴,咱們的就是這個琴,這是我的認識。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的經典著作六藝,包括《詩》、《書》、《禮》、《易》、《春秋》和《樂經》,其中最重要的壹部《易》是中國的古典哲學,現在全世界都研究它,它是壹部很偉大的著作。《易》裏天文地理,無所不包。古琴就是音樂當中的壹部《易》,就像哲學壹樣。怎麽說呢?說“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壹,萬物起於壹。”壹是宇宙中最基本的構成單位。以前我聽錢學森教授做報告時,他說,宇宙中最基本的單位是什麽呢?是壹點“·”,還是壹道“-”?他說物理科學研究中最基本的單位不是壹點,而是壹道。我聽了之後覺得很有意思,中國最早研究宇宙起源的東西是什麽?就是這麽壹道“-”,萬物起源於壹道“-”,這就是八卦中的第壹卦,即乾卦。“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壹橫弄斷了就是兩道了,就是坤卦“--”。外國人說中國沒有科學,他貶低了中國古代的文化。這裏面仔細研究還是大有文章的。有的人說要琴做什麽呢?拿到博物館去陳列吧,它算什麽音樂呢?其實琴也是很有味道的、有道理的。中國要有壹種音樂,壹種代表中華民族的音樂,就是這麽壹道“-”。我今天就談琴是怎麽造的,很像“-”。有許多同誌知道琴,但還有許多同誌沒有見過琴,有的人琴、箏和瑟都區分不開,其實琴就是壹道,把它剖分成兩下,就是上面壹道,下面壹道,上面是天,下面就是地了。上面是乾卦,下面是坤卦。我們的祖先研究音樂是大有文章的,我倒不是在貶低外國的西洋音樂。中國音樂史書上歷代都有記載:琴的形制,上面是天,下面是地,十三徽代表十二時辰……那就是說七弦琴本身就是《易》的具體形象化,細研究裏面的文章多得很,現在這裏不能展開來細說。

咱們祖先提出宇宙起源於壹,萬物起源於壹,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從此往後,產生了好多東西,許多名堂都在這裏頭。因此,兩儀、四象、八卦,排列之後萬事萬物都可以得到解釋,由兩儀、四象、八卦,到最後這七根弦,妳想彈什麽曲子就彈什麽,變化大得很呢,這也是壹部《易》。我喜歡它所以贊美它,它確實非常有意思,足以代表中華民族的音樂。古琴的內容非常豐富。古琴從這種意義上說是很有意義的音樂,它有氣派,歷史悠久,內涵非常豐富,代表中華民族泱泱大國之風。現在文化部也開始重視它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把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但是多少年來,它沒有位置,只有壹些文化人和像我們這樣的業余愛好者喜歡它。現在連聯合國也承認它了,它在中國音樂和世界音樂中都占有了壹席之地。

下面我說壹說琴的聲音。對於我們喜歡琴的人來說,它美妙得很,在不喜歡的人來說,它就像彈棉花,沒啥聽頭。我國從孔夫子時就倡導禮樂之教,壹個國家無論在多麽艱難的時候也得懂得禮,所謂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克已復禮。光禮還不夠,還要有樂,為什麽要樂呢?要有修養就得有樂,孔夫子夢見周公,他做夢都想回到西周,那時家家都彈琴,唱歌,講究樂,就像現在在外國家家都彈鋼琴壹樣。

彈琴有什麽好處?妳只要壹彈琴,心就安靜下來了。現在人心浮躁,彈琴就讓人不壹樣了。所以妳看凡是彈琴的都比較平和,比較溫和,因為這是禮樂之教,現在要好好宣傳它了。我說的禮樂之教,禮是培養人的風格態度,風格要培養好要通過樂教,既然是樂教,如果只攀比好聽,搞靡靡之音,那還談什麽樂教呢?壹彈就想入非非,不行。中國古琴有壹個特點是其他樂器沒有的:古琴是彈給自己聽的,彈琴先入靜,不能有邪思妄念。什麽人都可以學,八十歲的老頭也可以學,修養嘛,養老嘛。幾歲的孩子也可以學,不是少年宮的壹個五歲的小朋友彈琴得了獎嗎?它本來就是教育性質的,和我們上學校老師按風琴教我們唱歌壹樣是美育。美學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素質教育,所以七弦琴是壹種美育的具體措施。

在西周時候,家家都有琴,小孩子都彈琴;到了春秋戰國以後,秦始皇焚書坑儒,壹下子把文化都毀了,所以禮崩樂壞,也不講禮了,樂也沒人學了,所以現在六藝只剩五藝--《詩》《書》《禮》《易》《春秋》五種,沒有《樂經》。《樂經》的樂理講些什麽,我們現在不知道,但是我們今天從各個方面還能了解壹些,比如說《禮記》裏有《樂記》;太史公也談到壹些關於琴的問題。《禮記·樂記》說:“故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所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蔡邕在《琴操》中說:“琴所以禦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返其天真也”。現在社會很復雜,活到壹百歲的人很少了,按照中國的古文化傳統,人活到壹百二十歲是正常壽命。現在看哪個活到壹百二十歲?很少,沒聽到過。嵇康說人活到千百歲沒有問題,我們今天在思想、身體上應該怎樣安息,勞逸結合,怎樣安排才能做到?晚上睡覺都不安心,難得安寧,那怎麽長壽呢?自己把自己就整垮了。漢武帝時有個人叫竇公,在天臺,壹百八十歲,漢武帝知道了,想長生不老,就把他找來,問他有什麽秘訣。他說他什麽也不知道,就只知道彈琴,彈壹輩子琴。他住在皇宮吃得好,喝得好,回去不久就死了。彈琴可以養生。小提琴雖好,聲音大,貝多芬拉拉,把耳朵給拉聾了。中國的音樂不是不能做到大聲音,咱們少數民族的胡琴、二胡不是響得很嗎?琴的音樂聲音比較小,但韻味好。我帶來兩張琴,壹張是古琴,是元朝的,壹張是新琴。什麽叫古琴,什麽叫新琴,大家都認識壹下。我們是初學,壹、兩千塊錢的琴就可以。妳學會了,以後有緣份,自然有好琴。

琴裏面文章可多了,天文、地理、宇宙、人生,都在裏頭,中國的琴就是壹部哲學。也有人說應該叫作琴文化,叫作道,道德的道。琴道,有如喝茶有茶道。茶有茶文化,琴也有琴文化。琴,好多外國人都喜歡它,我剛才說的我那個好朋友,劍橋大學的,他連老婆都不娶,就是壹張琴,愛成那個樣子。所以中國琴有中國琴文化。

昆曲據說要辦個昆曲學院,古琴將來也要辦學院,我們現在的領導也認識到這點了。要把樂學好了,就能修身治國,即所謂修、齊、治、平。人民的修養好了,我們的國家就好起來了。《史記》太史公曰:“上古明王舉樂者,非以娛心自樂,快意恣欲,將欲為治也。正教者皆始於音,音正而行正。故音樂者所以動蕩血脈,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宮動脾而和正信,商動肺而和正義,角動肝而和正仁,徵動心而和正禮,羽動腎而和正智。此謂五音之和入耳而感動於心肝脾肺腎,而得仁義禮智信之正也。得其正則疹癘之氣不入而壽矣。是琴德具有壽者相也。荀子亦謂樂行而誌清,禮修而行成,耳目聰明,血氣和平,是皆養生之謂也”(《宋史·樂誌》)。所以我就談壹談琴在我們國家,在我們歷史上的位置。

我們講孔夫子,他的理想是希望這個國家的人民以禮樂來治國,和平外交。現在我們正是這樣的了,禮樂治國。歷史上寫中國是禮樂之邦,樂最有代表意義,所以周總理說昆曲好得很呢,昆曲是戲曲當中的蘭花。我說琴也好得很,七弦琴是音樂當中的蘭花。妳只有學了之後,才能夠理解,不會彈,妳還不能壹下子理解,它的聲音講究韻味,不追求好聽。我彈壹曲《平沙落雁》,我只追求自然界雁群在秋天飛翔的味道,我自己就好像……摻入它們當中,渾然壹體了。我要彈出那種味道來,自己有那種意境,那樣壹種感覺,我就和這個琴合二為壹,這就是天人合壹,妳想想那是個什麽境界呢?還能胡思亂想嗎?不可能。所以這就是修身養性,返其天真。把自己心裏弄得非常的安詳、安靜,進入我說的“空無妙有”的狀態,人就空了。但並不是消極,我這是有所不為而有所為,是空並不空。所謂空,就是把身外亂七八糟的東西都空了。琴裏頭修身養性就是這樣的,妳也能有這樣的境界。我今天回到家裏彈壹彈琴,把自己空了,睡覺也不做夢了,做夢也做好夢,第二天上班精神很好,不是更好嗎?做好本職工作,效果更好。彈琴如果有壹點私心雜念,就彈不下去,至少彈琴的壹點鐘、兩點鐘妳會空了。妳每天這樣空壹下,就是養生之道,如果妳能全部把自己空了,那就成“神仙”了。

琴的聲音是清微淡遠,聲音很小,韻味很好,彈琴的時候是自己在享受,改造妳的思想境界。空了之外,還汲取壹些營養來養妳的大腦。壹個大腦白天得辦公,好好地吸收些營養。除了物質世界之外,還要有精神生活呀。對於精神世界,這個琴就很好。我以前建議過,希望小學裏開古琴課,代替音樂課,小學生學這個多好啊。在少年宮有幾十個學生,都是小孩,從五歲到十歲,都在學琴。我們今天帶來個小朋友,才十壹歲,壹會兒讓她彈,看她彈得多好。會琴的人都很肅靜、很安祥。人首先要培養的,就是樂禮之教。中國的友人預言,中國的和平外交、中國的思想教育,是在馬列主義指導之下的。馬列主義是個大海,什麽好東西它都要,儒家思想它也要,因為是中國的文化傳統。現在都提中國文化,將來這種思想在世界上會起作用的,會起很好的作用的。現在我們正在提倡禮樂教育,以法治國,以德治國,我的理解就含有這種儒家思想的因素。繼承傳統,文化傳統不能丟。馬列主義是繼承傳統,所以現在我們在電視上看到,少數民族音樂都讓它蓬勃發展……

現在我說琴本身,琴的制造、琴在壹個國家的作用。孔夫子是天天彈琴,把琴拿來當作做功課,就像天天讀書壹樣,天天都整理自己的思想,朱熹繼承孔夫子,半日讀書,半日靜坐。周公之後是孔子,到宋朝就是朱熹,這些人都講究這種修養。彈琴是最好的氣功,它能使人氣血宣活,最後就達到壹種境界。人和自然界渾然壹體,高度協調,這就是天人合壹,這種自然狀態,有什麽不好呢?別的音樂很緊張,壹般的音樂有鼓動、有刺激的,琴恰恰相反,它要妳安靜下來,彈琴不為了追求好聽,真正的琴,彈得自己進入入靜狀態,人就是天地的中心,妳說宇宙的中心在哪裏?

最後談談琴與美學。琴的美學內容豐富,所謂無極、太極、兩儀、四象思想在裏頭都有。咱們中國的琴書,哪壹個音配合宇宙間的哪壹個星宿,都談了。哪個音、哪個弦和天上哪個星宿對應,我覺得,中華民族的老祖宗真是聰明和具想象力。

琴的構造,包涵宇宙人生。壹張合乎規格的七弦古琴,要具備九德:壹奇,即泛音輕快,散音透澈,按音清脆,走音平滑;二古,恬淡中有金石韻,清濁適中;三透,清越響亮而不咽塞;四靜,琴面弧度平正,任何壹點上不起砂音和飄起的尖聲;五潤,發聲不躁,韻長不絕,清遠可愛;六圓,聲韻渾然不破;七清,容易聽清楚,少雜副音;八勻,散按、與十三徽按泛的音色統壹而無差異;九芳,愈彈而聲愈出,無彈久聲乏之病。壹張七弦古琴具備這九種條件即九德,從美學角度看,是美的。琴音色之美,稽康在《琴賦》中描寫得非常耐人尋味,他說:“惜惜琴德,不可測兮;體情心遠,邈難極兮;良質美手,遇今世兮;紛綸翕響,冠眾藝兮;識音者希,誰能珍兮;能盡雅琴,唯至人兮。”

古琴氣韻是高雅的,在美學上是盡善盡美的,真可謂音樂中的蘭花。

琴在美學上的意義,還可以通過成連如何引導伯牙到海上感悟而作《水仙》操的故事,說明琴之美在於移情。如不能移情,何美之有?大還閣伊桓序曰:“昔伯牙受琴於成連,三年不成,乃與牙俱至海上,連托故而去,牙延望無人,但聞海水洞湧,林岫杳冥,愴然感曰,先生能移情我情哉!援琴歌水仙之曲,遂為天下妙。乃知琴之道,通神明,協上下,以天授而非以人授;以神合而非以音合,不徒求之宮商律呂間也。”

美學教育的例子還很多。

妳琴彈得好,水裏的魚都跳出來聽妳彈琴,正在吃草的馬聽到妳彈琴,就揚起頭來聽妳彈琴。這都是美學的教育,形容它感動人,也感動動物。

我的嗅覺不好,聞不到香味,我有時候在屋裏彈琴面前擺壹盆茉莉花,我這壹彈,香味我能聞得到了。妳說怪不怪呀,這是我的親身體會。另外壹個可能不確切。我彈琴,桌子上擺壹盆文竹,壹彈琴,文竹的葉子就壹動壹動的,是不是桌子在動就不敢說了。但那個香味是確實的,開始以為自己是唯心主義,我搞了幾次,不彈琴我聞不到香味,壹彈琴香味就出來了。它能夠感動物質。有個醫學家研究琴的聲音,哪種聲音能夠感動人,哪種聲音能夠感動物。並不迷信,渾然壹體嘛,植物、動物都壹樣,身體發出的東西都融合在壹起了,是可能的,可以解釋的。這是說明養生、美學各種東西到現在其實是發展了。

我彈琴只能彈給自己聽,琴能使我入靜,心靈美,起到養生效果。我今天帶來兩張琴介紹。這張琴是尼龍鋼絲弦,另壹張古琴是絲弦,讓妳們認識壹下,有機會看壹看。妳們看鋼絲弦彈得多響亮啊,演奏效果要好壹些;絲桐就沒有這麽響了,但音色韻味好壹些。我在前面說過,彈琴不是為了追求好聽,追求的是修身養性,妳們彈了就知道了。絲桐的絲開始彈不行,但是彈了多少個曲子、多少年以後,妳就會理解了。

古琴發展到今天分成兩個階段。有人說絲桐就該拿到博物館裏去陳列了,早就該被淘汰了,這是走極端。說鋼絲弦不是七弦琴,是鋼絲弦琴,也是走極端。只要對國家建設好,對大家素質修養教育好,就都提倡吧。我是喜歡彈絲桐,從前就是彈絲桐。最早的時候,彈的是古琴,現在講究唐朝的琴,唐琴、宋琴,我以前老師那裏都是那種琴,那種琴彈起來,韻味真是妙不可言。總而言之,它是屬於美學素質教育,是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它跟旁的音樂不壹樣,妳看它的歷史記載那麽豐富,我們不能把它丟了。我就談到這兒吧,咱們來彈琴吧。

請小朋友王如來彈壹曲《流水》。

(《流水》琴曲)

清朝張孔山是大琴家,給本曲加了七十二滾拂,把水聲擴大了,在我們國內都是彈這個曲子,現在衛星轉播的也是這個曲子,是老琴家管平湖彈的。這個曲子是比較高層次的曲子,壹般琴彈得相當熟了之後,老師才讓學這個曲子。我們這個小琴家,妳們看她現在把《高山流水》彈得相當好。在琴曲裏有高山流水,陽春白雪。學琴的人都喜歡這些曲子,對於懂琴的人這是美的享受,眾位開始聽,有點不習慣,慢慢地聽就覺得有味道。

剛才《流水》寫的是長江萬裏圖,杜甫的詩:“花近樓臺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彈流水的上遊到錦江,那七十二滾拂是經過三峽。關於三峽,李白寫的壹首詩和酈道元寫的《水經註》,都寫得很好。李白的詩大家都很熟悉:“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是三峽。琴曲到後邊,就出了三峽,江面開闊得很。李白到黃鶴樓送客:“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情畫意都在裏頭。現在我彈《平沙》描寫秋天,就是寫雁群在萬裏長空飛行和起落情況,是個中小曲子。《平沙》要擴而大之就是《秋鴻》,明朝大琴家朱權作的那個曲子,很長,像二萬五千裏長征,氣勢磅礴。中國琴的曲子非常豐富。《平沙》是學琴的人都要彈的,雅俗***賞。

  • 上一篇:貴州有哪些好吃的特產?
  • 下一篇:還記得小時候的紙包打法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