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月12日,中央電視臺首屆現場直播形式的春節聯歡晚會成功舉辦。1983年的春晚還沒有專業的主持人,趙忠祥當時只是簡短的報個幕。王景愚、劉曉慶、姜昆、馬季組成了最早的壹屆春晚“主持天團”。
參考資料節目背景
春節聯歡晚會是現代媒體和傳統民俗相結合的產物,它的產生絕非偶然。1979年,中央電視臺錄制、播出了“茶座式”晚會,名為“迎新春文藝晚會”,執導晚會的是鄧在軍以及《西遊記》的導演楊潔。不過,因為1979年全國的電視機不過485萬臺,沒有產生社會影響。
1983年,中國的電視業進入到了壹個相對穩定和快速發展的階段,電視業的快速發展,電視的普及,為春晚的產生提供了技術前提和保障。
而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人民的物質生活逐漸改善,但文化生活始終較為匱乏,獲得信息的渠道很少,娛樂方式較為單壹。基於此,中央電視臺借助電視手段向全國人民演繹了春節這樣壹個隆重的文化事件,為全國人民奉上壹道精美的文化盛宴。
從第壹屆春晚開始,春晚已經走過了30多個年頭。從總體上說,在這30多年的時間裏,春晚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從上世紀80年代的壹枝獨秀、獨占鰲頭,到90年代的在探索中成長壯大,至新世紀的日趨成熟,接受巨大考驗。
固定的收視時間,相對穩定的節目形態,有助於觀眾產生收視慣性。春節聯歡晚會歷經近30載的積澱,逐漸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春晚模式”,打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品牌。
春節作為中國最悠久的傳統節日之壹,凝結著中國人的倫理情感、認同情懷,展示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與中華文化傳統的深邃厚重。
歡樂、平安、幸福是所有華人的***同心願,春晚將這些心願通過節目所承載的文化體現出來,滿足了受眾的需求。中央電視臺選擇除夕夜這壹特別的日子,舉辦舉國同慶的節日晚會,自然將“團結”、“歡樂”、“祥和”作為其不變的主題。
參考資料人民網 央視春晚走過35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