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量子計算機和量子
所謂量子計算機,是根據量子理論,以及量子系統所構成的計算機系統,來模擬量子現象,從而使得運算的速度和任務大幅提升。通俗來說,就是讓計算機實現量子計算。由於量子力學推論的玄乎,使得其無法被生活在宏觀世界的普通人所接受。但隨著人們對量子物理學的深入,使得其成為量子計算機真的被造出來了。到了2009年11月15日,全球第壹臺可以進行編程的通用量子計算機,正式在美國被發明出來。
二、普通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的初步比較
壹般而言,遵循馮諾依曼理論體系的普通,在宏觀物理學的電子層面的0和1,進行二進制式的運行,我們所熟悉的電腦虛擬世界,或者稱為比特世界。
但量子計算機是在量子層面,進行運算。所謂量子,可以理解為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在上文中,我們說到量子物理很玄乎,是指像質子、電子等基本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等特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因為量子不太確定,不像半導體理論中的電子,只能記錄為0與1。量子可以同時表示多種狀態。所以量子需要全部疊加起來運行運算,並通過各種技術,讓其內部免於互相幹擾。可以用壹個不太恰當,但便於理解的例子:傳統計算機相當於結構簡單的機器,而量子計算機簡直可以算是結構異常復雜,且牽壹發兒動全身的生物體。
三、簡單的未必會被淘汰
按照上文的說法,普通計算機應該是會被淘汰的。但其實,未必。作為壹種技術工具,甚至是壹切事物,如果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往往還會繼續存在很長時間。這是塔勒布在《反脆弱》壹書中指出的。筆和紙很早就被發明出來了,但在電腦和智能手機普及的今天,我們今天還在使用它們。盡管制造筆和紙的工藝,不斷變化;盡管各種寫字的技能,被賦予不同的含義(速寫、書法等),但世界依然有用筆在紙上寫字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