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代表窯磚燒制品。
金磚又稱禦窯金磚,是中國傳統窯磚燒制業中的珍品,古時專供宮殿等重要建築使用的壹種高質量的鋪地方磚。因其質地堅細,敲之若金屬般鏗然有聲,故名金磚。明清以來受到歷代帝王的青睞,成為皇宮建築的專用產品。
金磚是壹種兩尺見方的大磚;從故宮初建時起,這種由特殊工藝制成的金磚壹直都是紫禁城的專用品。在故宮的重要宮殿中都鋪設有這樣的磚。現在看到的太和殿金磚是清康熙年間鋪設的。至今,其依然光亮如新。故宮太和殿內***鋪設金磚4718塊。
金磚傳統工藝:
1、取土
取土之前先要選土,那些有經驗的師傅才能看出哪裏的土不僅具有黏性,而且土中含鋁量較高,可以磨成粉末。選好土之後,還要經過掘、運、曬、椎、漿、磨、篩等七道工序才算完成,耗時將長達8個月之久。
2、制坯
把備好的泥土,用半手工半機械的方式制成磚坯。普通的金磚,只要按照需要的尺寸和厚度把泥土制成坯塊即可。比較復雜的是那些有特殊工藝要求的花磚,比如有的磚上需要繪制圖案,為了讓燒制出來的圖案生動逼真,就要求在制坯時對圖案的刻畫把握得恰到好處。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金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