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界十大垂釣高手分別是化紹新、崔秉亮、李大毛、鄧剛、易哲、程寧、李喜東、劉誌強、叢傑、劉林。
釣魚的簡介:
古往今來,無數釣魚愛好者陶醉於這項活動之中,他們懷著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激情,走向河邊、湖畔,享受生機盎然的野外生活情趣,領略賞心悅目的湖光山色。
深谷的清風吹走了城市的喧囂,釣竿的顫動帶給老人以童子般的歡樂,只要壹竿在手,性情暴躁的小夥子也會“靜如處子”......此中樂趣無法用語言來描述。釣魚雖好,但需牢記釣魚壹定要遠離高壓線!
起竿脫鉤的話,魚線會飛到天上去,即使高壓線在身後也可能會碰到,現在魚竿基本是碳素的,易導電,魚線也有碳素的或者被弄濕也易導電。另外還需註意溺水、蛇蟲、山洪、泥石流等安全問題。
垂釣的起源:
我國的垂釣活動最早出現於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陜西西安半坡出土的骨質魚鉤,距今大約六千年,是我國發現得最早的垂釣文物。
此外,在全國各地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中,如大汶口文化遺址、黑龍江的寧安遺址、河北唐山市的大城山遺址、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的阿善遺址等,都發現了許多骨質魚鉤。這時的魚鉤主要分為倒刺式與無倒刺式兩種。
可見,當時內陸地區淡水水域釣魚活動不僅十分普遍,而且已有較高的技術水平。
關於垂釣活動確切的文字記載,則見於二千多年前的詩歌總集《詩經》。人們已經在江河中垂釣了。
把釣魚作為壹種休閑娛樂活動,早在先秦時期已經出現。在先秦時期的古文獻中有關釣魚的記載,也多是從文化娛樂的角度而言的。
如《列子·湯問篇》記載了詹何以釣魚為事論述治國安邦之道,《孔叢子·抗誌篇》記載子思居衛期間與釣者談淪為人之道不可貪圖受祿等。不過,就文獻記載考,以娛樂為主的釣魚活動當推姜太公釣魚為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