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如何自編教材推進傳統文化教育課程化?

如何自編教材推進傳統文化教育課程化?

針對區域調研顯示的教學內容系統性不足、實用性不強等問題,北京市朝陽區組建專家團隊,在2010年就編寫了《中華傳統文化讀本》(第壹版)。整套讀本分小、初、高三個學段編寫,小學2冊、初中1冊、高中1冊,並於2015年和2016年進行了兩次修訂,開發了相關的電子教材。在全區的傳統文化教育現狀調研中,有95%的學校認為該套資源難易適度,適合學生使用。

在課程建設上,朝陽區教研中心實施“主題為依托、發展分層次、課型多樣化”的區域傳統文化教育課程化建設的模式,分層分類推動,加快傳統文化教育與學校整體課程建設的融合。

“主題為依托”,就是以《朝陽區中華傳統文化讀本》的主題和模塊為課程推進的主要脈絡,引導並鼓勵學校依據學情整合優質資源,根據不同學段、不同年級學生發展需要,確定系統的課程內容。

“發展分層次”,就是分層分類推進,加快傳統文化教育課程與學校整體課程的有機融合。對基礎薄弱校,引導學校從梳理校本課程和實踐活動入手,先搭建起學校傳統文化課程群:壹是通過校本選修或必修的方式,開設經典誦讀等國學課程,進入課表,保證課時。二是通過傳統技藝課程或社團活動開展各種體驗活動,堅持開設書法、國畫、京劇、武術、剪紙、泥塑等課程,讓學生在審美體驗中涵養品格。三是通過組織遊學等文化活動或以文化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學以致用,知行合壹,讓學生能夠以各種方式得到傳統文化的浸潤。

對基礎較好的學校,引導學校將已有的傳統文化課程群與學校整體課程構建相融合。經過近五年的“中華傳統文化讀本實驗”,壹批學校建立了自己的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群。“中華傳統文化讀本實驗”研究成為整合課程資源的紐帶。項目活動按照課程設計與規劃研究組、教材與教學研究組、評價與學生活動研究組等三個研究組開展研究工作,以項目研究為引領,從學校課程頂層架構入手,結合新課程計劃的實施和落實,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學校的整體育人體系中。

“課型多樣化”就是多樣課型結合,滿足不同學校發展需求。項目組將學校傳統文化教育課程分為獨立課程、滲透課程、主題類課程等三類,各學校課程根據情況選擇使用。獨立課程是指將傳統文化作為獨立學科而開設的課程,包括區級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滲透類課程是指將傳統文化教育內容與現有的各學科教學內容相融合的課程,以《中華傳統文化讀本》主題內容為依據,明確各學段傳統文化教育總目標,引導學校以學科滲透的方式,在語文、歷史、思品、數學、科學、美術、音樂等各學科中融入傳統文化。主題類課程是指以傳統文化教育主題為核心開展的傳統文化類課外、校外主題活動類課程,如目前學校自行研發的以傳統節日、傳統技藝為主題的活動課程。

  • 上一篇:杭州小吃有哪些
  • 下一篇:油條的做法配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