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靜心養性的對聯

靜心養性的對聯

靜心養性的對聯如下:

1、上聯:向善自修身,寧靜無貪欲,下聯:清心以養性,淡泊可怡情

2、上聯:此處好修身養性,但願茗常新,葉常掃,下聯:其人多佛眼慧心,壹如花不語,水不忙

3、上聯:朗月洗塵,靜以修身,無欲無求誠自在,下聯:仁山展卷,讀而悟道,如詩如夢最逍遙

4、上聯:律己即修身,澄澈見懷,清水壹潭如鏡照,下聯:奉公能養德,芳香入性,梅花五瓣向民開

5、上聯:靜以修身,達人不近囂喧地,下聯:淡泊明誌,智者常懷普濟心

對聯發展史:

1、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壹種對偶文學,壹說起源於桃符。另壹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壹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2、對聯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駢文與律詩是對聯的兩大直接源頭。

3、對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因而對聯所用句式,除了律詩句式、駢文句式外,還有古體詩句式、散文句式、仿詞曲句式。不同句式適用格律不同、寬嚴不同。

4、其中律詩句式平仄要求最嚴,古體詩句式則除了對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有歷史記載的最早對聯出現在五代十國。

5、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9年),在江西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壹尊特大鐵十字架,上鑄有三國時代孫權赤烏年號(238-250年)。在鐵十字架上又鑄有藝術精美的對聯雲:“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

6、春節時掛的對聯叫春聯,辦喪事的對聯叫挽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征撰寫的壹種民族文體,壹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

  • 上一篇:鎮江有哪些傳統工藝品
  • 下一篇:馬來西亞飲食文化,讓妳感受異國美食的特色,具體有哪些美食呢?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