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民歌是靖遠人民,絢麗多彩的生活寫照。悠悠絲綢古道的傳承,凝結靖遠民眾勞動的智慧。這位時間的老人跋山涉水,只為留存地方文化瑰寶。自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始置祖厲,鶉陰縣,肇啟了靖遠縣行政建制的歷史。靖遠地處甘肅中部的黃河東岸,已有2100多年滄桑歷史。千百年來,生息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好歌吟唱,尚有流風余韻,至今猶有存者。
靖遠民歌是靖遠文化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深深的根植於靖遠人民心中。真實的反映了靖遠人民的生活現狀,是所有靖遠人民智慧的結晶。靖遠民歌歌詞有靖遠語言特色,旋律律差不多略帶秦風的味道。2017年,“靖遠民歌”被列入甘肅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
濃情四月,春光無限,靖遠“三區”文化工作者《靖遠民歌》傳唱拍攝組,在甘肅省省級非遺保護項目傳承人,李振榮老師帶領下,傳唱《靖遠民歌》進村社?弘揚傳唱暖人心活動。年近七旬的李振榮再次回到田野,歌唱故土家園,歌唱勞動和希望,是老人不舍的情懷。歌唱這10萬農民脫貧致富問腳步,譜寫新時代主旋律。
第壹站走進靖遠大廟古梨園,在這田園風光裏,探訪古渡文化遺存。近距離感受黃河農耕文化的獨特魅力。傳唱靖遠民歌,讓勞動人民創造的民歌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大廟村是靖遠的壹個邊遠的村落。種植梨樹的歷史由來已久,因盛產香水梨而聞名,保留了大量百年老梨樹,古梨園梨樹梨花於古村落之中,獨具特色。2017年,大廟村被甘肅省列為美麗鄉村旅遊景點。這裏產出的香水梨因皮薄、汁多、味甜而聞名於外,“大廟香水梨”也被申請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每年梨花盛開時,縣上都要牽頭在村裏舉辦梨花節,擴大當地香水梨的影響促進銷售,同時帶動鄉村旅遊。以此增加農民收入。助理精準脫貧,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
靖遠是個文化大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自古以來,靖遠崇尚書畫藝術之風昌吉盛。壹同前行的還有文化館專職畫師劉喜鵬老師,劉老師用畫筆繪出行雲流水的山河;用顏色閃耀出天地萬物的生命;用著炫墨的紙張,將心印在紙上,渲染著國畫的氣息。佳人花下立,梨花羞愧落紛紛。而民歌就如同書畫壹樣,深深刻畫著黃河兒女的喜怒哀樂。
黃河兩岸,絲綢古道。代代傳承生生不息的歌謠,是直擊人民心聲的涓涓溪流。民歌《摘棉花》是人與自然,和勞動相結合又相碰撞,而產生的最早的精神藝術之花。具有永恒的歷史文化價值,李振榮老師帶領徒弟們,沿著山水的脈絡,唱響時代的樂章。回蕩在山谷,河流之聲。正是民族在歷經劫難後,又勇往直前的豁達,樂觀之音。
沿著虎豹口、魚龍山、珍珠溝、西征公園、祭英烈,傳唱靖遠民歌。壹首首紅色民歌《虎豹口情思》、《親人何時在回還》講述83年前,那段紅色的崢嶸歲月,先輩們英勇頑強,不畏犧牲的革命精神。
上個世紀80年代。李振榮和文化館張普、周乃麒等,幾位老師不辭辛勞,遍訪民間親自記聽,錄制記譜,將囗口相傳的曲調搶救性的留存下來。《咱靖遠好地方》、《轉娘家》、《親人何時再回還》、《虎豹口情思》等數百首歌曲。宛如壹幅生動的民俗畫卷,與當地民間音樂藝術,積累壹筆文化財富,時間是無影無形的力量。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靖遠縣平堡半水半旱的古老農莊,400多年鄉音民謠或已被歲月遷徙。李振榮深思力行,四十年如壹日。從黃河邊壹次次出發,水鄉田園、沙漠古堡。尋訪守護地方音樂文化,如同守護家園故土。祖先的歌聲還在大河裏回蕩,詩風文采的歌唱生活,已離我們漸行漸遠。這或許意味著生命的殊途,又或許意味著血脈的回歸。
年近古稀的李振榮加快了守護的腳步,將收集整理的200多首民歌集結成冊,刻錄光盤,留存音像。壹邊編寫教材,深入學校和社團輔導排練,對他而言,留住歌聲就是留住希望,留住民眾百年生活的藝術和傳統。古琴之韻,胡笳之風。古老家園堅守遠眺,兩鬢斑白的傳唱人深諳傳承之道,開拓出桃李滿園的人生境界。鄉音未改,鄉情難泯。美麗老歌,銘心入懷。保護文化遺產,取之民眾,還之生活,是我們***同的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