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妳坐好後,看了墻上的菜單或者桌上放的菜譜點好菜後,不壹會兒,飯館的大媽就會端著托盤向妳走來,她從托盤中先取出餐具,然後是飯菜。當然,有的飯館在桌子上已經準備好了餐具。但是講究壹點的店都是親自給客人送上來:筷子穿著紙衣、勺子蒙著臉 ——圓形、有著勺子頭大小的紙袋套在上邊,紙上畫著壹桿煙槍和壹頂帽子——韓國以前的貴族“兩班”的象班。最初我感到新鮮,曾經將它收藏起來,可是後來發現韓國的幾個大城市的餐館都是用這種圖案,便見怪不怪了。
筷子和勺子,除了婚禮的禮品、怕人謀害自己使用銀制品以外,還有黃銅制的。但是這兩種不常見,平民百姓們使用的壹律是不銹鋼制的平尖頭兒的筷子。木制筷子是壹次性的,據我觀察,壹般韓國人在吃日式面條、紫菜飯卷時才使用。沒看見韓國人用過竹筷、象牙筷 、塑料筷等等。勺子的柄較長,頭部又圓又大,所以剛開始使用時我挺害怕弄疼了我的嘴角。
中國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飯碗吃飯的習慣,但是韓國人視這種行為不規矩。所以妳壹定要記住桌子上的飯碗是不能用手碰的,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觸飯碗。然後妳會註意到飯碗是不銹鋼制的(在家裏或高級餐廳時,用用陶瓷制的飯碗),圓底帶蓋地 “坐”在桌子上,沒有供妳的手握的把。再加上米飯傳導給碗的熱量,不碰它是合情合理的。至於碗蓋,妳可以取下來隨意地放在桌上。
既然不端碗,妳的左手就壹定聽話,老實地藏在桌子下面,不可在桌子上 “露壹手”。妳的右手壹定要先拿起勺子,從水泡菜中(沒有水泡菜時,用其他湯代替也可以)盛上壹口湯喝完,再用勺子吃壹口米飯,然後再用勺子喝壹口湯,再吃壹口飯後便可以隨意地吃任何東西了。這是韓國人吃飯的順序。
在上述中也許妳會註意到:韓國人是用勺子喝湯、吃飯的。這與中國人、日本人的飲食習慣不同。韓國人同時使用勺子和筷子並不是最近的發明,而是源於古代。在國立公州博物館中,我就看過有百濟時代的鐵制勺子和筷子擺在壹起。在朝語中,除了有分別表示勺子和筷子的單詞外,還用兩個字母來同時表示勺子和筷子擺在壹起。
勺子在韓國人飲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負責盛湯、撈湯裏的菜、盛飯,不用時要架在飯碗或其他食器上;而筷子呢,它只負責夾菜。不管妳湯碗中的豆芽菜怎麽用勺子也撈不上來,妳也不能用筷子。這首先是食禮的問題,其次是湯水兒有可能順著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夾菜時,傳統的韓國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兩根筷子要攏齊, 2/3在桌子上,1/3在桌外——這是為了便於拿起來再用。韓國人沒有使用筷架的習慣。這種做法,有人覺得除非桌子表面擦得很幹凈,否則是不衛生的,因此,便改成了把筷子放在小菜碟上。最後,當妳吃完飯後,還是要把勺子和筷子擺成當初的形狀,有始有終。
中國人用筷子吃飯、勺子喝湯;韓國人用勺子吃飯、喝湯,用筷子夾菜;而日本人用筷子既吃飯又喝湯。為什麽日本人的飲食生活中沒有勺子呢?有壹位日本老人曾經告訴我說: “勺子只從中國傳到了朝鮮半島上,因為朝鮮半島和日本之間隔著海,所以勺子沒有傳到日本。”後來我在《環球旅行·韓國》(1995年版)中看到的卻是這樣的內容:據說過去日本用手吃飯,韓國人覺得他們挺可憐的,就教給日本人使用筷子,但是沒有教給日本人用勺子。韓國是壹個單壹民族的國家,所整個國家就好像壹個大家庭,具體表現在***食聚餐上。
中國人在家裏也許不用公筷、公勺,但是在餐廳吃飯時,都用公用餐具往自己的碗、碟裏夾菜。日本人除了份飯,亦如此。可是,韓國的情況就不同了。韓國人用自己的餐具直接食用公用的湯和菜。韓國人是壹個好動感情的民族,當他們這種把感情通過***食表現時,我覺得,人們應該給予充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