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雲紗又名薯莨紗,是壹種20世紀四、五十年代流行於嶺南的獨特的夏季服裝面料,由於該面料具有涼爽宜人、易洗快幹、色深耐臟、不沾皮膚、輕薄而不易折皺、柔軟而富有身骨的特點,特別受到沿海地區漁民的青睞。隨著歲月的流逝,各類新型紡織纖維和紡織產品不斷發展湧現,薯莨紗早已在市場上絕了跡,我們只能偶爾在老電影如《南海潮》、《紅色娘子軍》等老電影中才能看到它的身影:老漁民、南霸天、老四等人都穿過這種外黑內棕,略帶閃光效果的對襟布扣綢布衫。現在也有壹些電視劇中有類似的衣衫,比如《敵後武工隊》中的大漢奸劉魁勝的衣服,粗壹看好像是黑面棕色裏子,其實那是用兩層不同顏色面料做的仿香雲紗風格的假薯莨衫。
薯莨紗的生產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早在明永樂年間(約15世紀),廣東就開始生產並出口。從那時壹直到20世紀初,薯莨紗數百年來壹直由民間手工生產,我國第壹個工廠化生產薯莨紗的企業是廣東佛山的公記隆絲織廠。從本世紀三十年底開始壹直到九十年代初,薯莨紗都是該廠出口創匯的傳統產品,銷售對象主要是泰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華人、華僑老用戶。建國後曾根據不同的綢坯分別稱為香雲紗(紗組織),和薯莨綢(平紋組織)。其後由於曬莨所用的綢坯種類不斷發展,故而統稱為莨紗綢或香雲紗。
薯莨紗實際是壹種經過表面塗層處理的小提花綢,這種塗料來源於壹種叫薯蕷科山薯莨的野生薯類植物的汁液,其主要成份為易於氧化變性產生凝固作用的多酚和鞣質。越人使用山薯莨汁來染織物和皮革由來已久,北宋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記載:“《本草》所論赭魁(即薯莨),皆未詳審。今赭魁南中極多,膚黑肌赤,似何首烏。切破,其中赤白理如檳榔。有汁赤如赭,南人以染皮制靴”。山薯莨的外觀與那個乾隆皇上喜歡吃的荔蒲大芋頭十分近似,所以才有劉羅鍋用山薯莨冒充荔蒲芋頭,讓乾隆老兒著實地苦澀了壹回、從此不再讓荔蒲芋頭上貢朝廷的傳說.
薯莨紗加工時,將山薯莨的汁水作為天然染料,對坯綢反復多次浸染,染得棕黃色的半成品後,再拿富含鐵質的黑色塘泥對其單面塗抹,並放到烈日下曝曬。待泥質中的鐵離子和其它生物化學成份與薯莨汁中的鞣酸充分反應,生成了黑色的鞣酸亞鐵之後,抖脫塘泥,清洗幹凈,就成了面黑裏黃、油光閃爍的香雲紗。黑色的成份就是鞣酸亞鐵、棕色成份是氧化變性了的鞣酸。具體生產工藝流程如下:
坯綢→精練→浸薯莨汁→晾曬→重復上述浸曬過程多遍→煮練→多次洗曬莨汁→再煮練→在多次洗曬莨汁→再煮→曬幹→過泥→洗滌→曬幹→攤霧→拉幅→整裝。經過處理後的織物厚度增加約30%,重量增加約40%。在當時,薯莨紗的價格相當於三倍左右的棉布售價,屬於那個年代的中高檔產品。而在古代,每匹薯莨紗售價白銀12兩,屬於較為貴重的紡織產品
香雲紗是利用廣東特有的壹種植物--薯莨的液汁對桑
蠶絲織物塗層,再用佛山鄰近的河湧塘泥覆蓋日曬加工的。因
為含有單寧質的薯莨液汁與本地河湧塘泥特有的鐵礦物質作用
,變成了藍黑色的單寧酸鐵,使桑蠶絲纖維包裹上壹層薯莨膜
,於是,河湧塘泥覆蓋的絲綢面呈藍黑色,絲綢底則呈棕紅色
,成為壹種越穿著越油潤烏亮,越穿著越輕快涼爽的紗綢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