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傳承傳統文化

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傳承傳統文化

傅雷曾說過:“只有深切領會和熱愛祖國文化的人,才談得上獨立的人格,獨創的藝術,才不至於陷入盲目的崇洋派,也不會變成狹隘的大國主義者,而為世界文化中貢獻出壹星半點的力量,豐富人類的精神財寶。”教育界總在強調素質教育,但恰恰對於傳統文化與文化經典這壹極其重要的素質教育重視不夠。中華傳統文化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它源於祖先,帶有自己的鮮明的民族色彩,理應得到後人重視、傳承與發展。而如今,隨著外來文化的滲透,越來越多的孩子熱衷於外來文化,越來越遠離自己的傳統文化,甚至對祖國傳統文化產生了冷漠感。因此在新的社會發展時期,如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更好地傳播傳統文化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而語文教學具有傳承文化的重要職責。所以,我們要特別註重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壹、詩詞古典積累,提高文化素養

1.分門別類輯古詩。壹學年中學生把古詩詞收集、輯錄到壹起,編成壹本專題詩集,給自己編輯的詩集起壹個新穎別致的名字,為每首詩做壹題解,說明作者、朝代,並對原詩內容做簡要介紹,對摘錄的詩加以點評。還可以鼓勵學生給詩集寫壹篇“前言”或“編後記”,說壹說自己編輯的過程,以及對古詩的理解和感受。編好詩集後,全班相互傳閱,讓每位學生都有成就感。

2.別出心裁品古詩。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先為它寫壹篇壹到三百字的賞析文字,簡介壹下這首詩的作者、題材、風格、意境、語言等方面的特點,然後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換壹種藝術樣式來表現這首詩的內容。例如可以把古詩畫成壹幅畫,編成壹段舞蹈等等,讓學生感受到詩歌的美麗和親切。

3.聲情並茂誦古詩。教師推出每周(或每日)壹古詩活動,每周(或每日)利用晨(夕)會時間安排值日生當小老師,將選好的古詩抄在小黑板上,學生將此詩抄在專用積累本上,先讓學生自讀,主要把古詩讀通讀準;再讓學生精讀,猜古詩的大意;然後由教師點撥、指導;最後要學生聲情並茂、有滋有味地誦讀。每首古詩但求粗知大意及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不求字字落實。其間,各班定時開展誦讀比賽,評出優秀,經過壹段時間訓練,學生語文素養普遍有了提高。

二、營造文化氛圍,感受人文熏陶

1.創設文化課堂教學情景。(1)空間情景:在教室的墻壁上張貼古代名人的畫像和書法家撰寫的名言警句,在學校的墻廊和黑板報上專門開辟“民族文化壹角”,可以是名人作品,也可以是本校學生自創作品,以此來營造壹種濃厚的文化氛圍。(2)導語情景:引用與課文相關的典故詩人,鋪墊蓄勢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與興趣。(3)音樂情景:根據課文內容選擇恰當的音樂播放,或慷慨激昂或婉轉低緩的音樂,有利於把漢語語言文字之美烘托出來。(4)影像情景:利用多媒體制作相關影像材料,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華文化藝術的精湛與美妙。

2.探索文化課堂教學模式。語文課文不僅貯積了豐富的語文知識,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韻,字裏行間都流淌著中國文化濃濃的鮮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教材內在的文化美,重在誦讀上。誦讀的主要方法是:通讀與精讀相結合;美讀與品讀相結合,讓文學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脈脈地滋潤學生的心田。其次是探究。探究的過程中主要是引導學生探究古漢語的詞法、句法現象;探究課文蘊藏的思想美與情感美;探究課文中的民族風情和民族情結;探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醜等。

三、借助傳統節日,領略民族文化

語文教材除了課文還有許多綜合性學習都是傳承傳統文化的好途徑。我們還可以利用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形式,結合實情以某個傳統節日為契機進行語言和寫作實踐。比如逢端午節來臨,我們就結合學生實際自選了壹些活動內容,引導學生查詢和端午節有關的信息。如端午節的來歷,屈原的生平事跡,端午節傳統習俗,在查詢的基礎上整理資料、撰寫報告,然後用多種形式交流,還可以幫家人選艾葉、包(吃)粽子、吃鹹鴨蛋……壹個傳統節日,從查詢資料到實踐體驗,我們安排了壹個較長的周期,讓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在營造節日氛圍過程中感受特有的民俗文化風情,學會關愛他人。春節、元宵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節,如果這些重要的傳統節日讓我們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有計劃地去探究,去實踐體驗,這樣的文化傳承是意義深遠的。

文化是壹種血液,隨著健全的母語教育,通過各類母語表達或翻譯的經典,滋潤高中生的靈魂,成為他們生命的壹部分。青少年時代讀過的文化經典,會直接影響高中生對人生的理解,影響著他們壹生的價值取向。其實在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的途徑還有很多,這種多渠道的教育形式可以將人類的優秀文化成果內化成學生的人格、氣質、素質,使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質也在祖國文化熏陶下形成。

  • 上一篇: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培養
  • 下一篇:青島的美食特產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