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黃楊木雕的歷史淵源

黃楊木雕的歷史淵源

黃楊木雕因所雕刻木材是黃楊木而得名。黃楊木生長緩慢,四五十年的直徑僅有15厘米左右,所以有“千年難長黃楊木”、“千年黃楊難做拍” (樂器中的壹種拍子)的說法。相傳最早是由壹位雕塑神像、佛像的民間藝人,因壹次偶然的機會才發現了黃楊木質地堅韌光潔,紋理細密,色黃似象牙,年久色漸深,古樸美觀,硬度適中,是壹種雕刻小型圓雕的最佳材料。

到了晚清,黃楊木雕才發生從娛神到悅人的根本性轉變。那時候黃楊木雕發展為案頭工藝品,成為擺設、欣賞的藝術佳構。但其地域文化精神仍滲透於作品之中,折射民俗心理的戲曲人物、宗教人物是表現的主要題材,反映地域鄉風鄉情的作品則明顯增多。如1910年,當時最有影響的黃楊木雕藝人朱子常,以鄉土味濃郁的佳作《捉迷藏》,在國際巴拿馬賽會上獲得二等獎。這件作品,以7個孩子在亭閣前曠地上玩捉迷藏遊戲的情景,把稚童情趣鄉村風味表現得淋漓盡致。1929年,黃楊木雕著名藝人葉阜如的作品《牧童騎牛》。木雕雕刻的是壹牧童在牛背上橫吹竹笛,老牛俯首悠閑地覓食,體現了壹幅恬美的鄉村田園小景。創作這些作品時,朱子常已過不惑之年,葉阜如更是年屆60。日常生計的艱辛,創作探索的艱難,並沒有消磨他們對鄉土的摯愛和對農耕生活的眷戀,他們骨子裏的田園本色,使之對黃楊木雕所蘊含的地域文化精神有獨到的把握和表現。這也使得他們的作品獨辟蹊徑,別樹壹幟,能在國內外重大賽事上獲得行家的肯定,屢獲大獎,使得黃楊木雕這壹地方特有工藝,從偏僻的樂清,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葉家黃楊木雕的發明

據傳,黃楊木雕是清末壹個名叫葉承榮的放牛娃發明的。葉承榮是浙江樂清縣人。壹天,他在村頭的壹座廟裏玩耍,看到廟內有壹個老人正在塑佛像,他壹下子被老人的技藝所吸引。他索性跑出廟外,將牛拴在樹上,挖來了壹塊很有粘性的泥巴,坐在廟口,偷偷地學著堆塑。老人是當地壹位很有名氣的民間藝人,看到葉承榮聰明好學,就將他收為徒弟,教他圓塑、泥塑、上彩、貼金及浮雕等五種技藝。他進步很快,壹年後,就掌握了這壹種技藝。壹天,葉承榮在樂清縣寶臺山紫霞觀塑佛像,觀中道人折來壹根黃楊木,請他用黃楊木雕壹支如意發簪。在雕刻的過程中,葉承榮發現黃楊木木質堅韌,紋理細膩,色彩光澤均為其他木質所不及,是用於雕刻的好材料。從此,他開始用黃楊木雕刻作品。就這樣,中國民間藝術園地中的黃楊木雕誕生了。葉承榮於清道光二十年前後所作太上老君像,是近代溫州黃楊木雕的第壹件傳世作品。以後,葉家此藝代代相傳。

黃楊木雕的興起

溫州的黃楊木雕創始於宋、元,流行於明、清。樂清木雕門類齊全,在秉承傳統、保持黃楊木雕的原有風格和神韻的基礎上,大膽突破,推陳出新,已由“單體雕”發展到“拼雕”“群雕”,由普通“圓雕”發展到“劈雕”、“根雕”,技藝更趨精湛,作品更臻完美。  黃楊木雕的主要產地是在浙江的溫州和樂清,樂清是發源地。黃楊木雕起源於民間元宵節時盛行的龍燈會上木雕龍燈裝飾的木雕小佛像。至清末發展成為以精細見長的優美的工藝欣賞品,供人們案頭擺設。作品受清末文人畫的造型風格和線條影響,具有刀法純樸圓潤,細密流暢,刻畫人物形神兼備,結構慮實相間和詩情畫意的特色。內容題材大多表現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如:八仙、壽星、關公、彌勒佛、觀音等。 由於溫州地區接近山林,藝人們可以就近取材,這對黃楊木雕的發展又起了很大的便利和推動作用,經過世代藝人們的不斷努力和鉆研,最終形成了黃楊木雕優秀的傳統風格和傳統技法,其中最典型的要數鏤空技法,它是形成黃楊木雕作品形象生動,玲瓏剔透的主要技法,在《天文散花》、《紅綢舞》、《哪咤鬧海》這類題材上,它被體現得最為充分與完善。 溫州地處東南沿海,海外交通極為方便,自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後,已開辟為通商口岸,對外貿易活躍。當時溫州已設有出口工藝品收購商行,其中經營規模較大。加上樂清、永嘉、仙居等地黃楊木資源豐富,供、產、銷條件均具備,黃楊木雕就出現了發展的新局面。逐漸形成了壹批從事黃楊木雕生產的藝人隊伍和以朱子常為代表的藝術流派。

黃楊木雕的發展

建國後,黃楊木雕迅速發展,優秀作品不斷湧現,在繼承發揚優秀傳統技法上,又創造了“拼雕”、“群雕”、“鑲嵌雕”等多種圓雕手法,並且將浮雕和圓雕巧妙地結合起來,產生了不少優秀作。朱子常之外,黃楊木雕行業中還出現了分別以王鳳祚、鄭祥奎、葉潤周等名家大師為代表人物的數個樂清黃楊木雕民間美術世家。他們的作品風格各異,有的註重簡潔、樸實、傳神,藝術手法比較寫實,有的擅長玲瓏剔透、巧奪天工的鏤雕技法。作為新壹代木雕藝術家,樂清的高公博在從事黃楊木雕、樹根雕的創作研究時,又開拓了黃楊劈雕這壹嶄新的木雕工藝,被稱為“走出了黃楊木雕數百年的局促”。

但是,在舊社會,由於那種:“土偽如學”、“工拙於藝,商困於財,農惰於耕”的窘境,黃楊木雕也和其他民間工藝美術壹樣,均遭到嚴重的摧殘。藝人們受盡剝削和壓迫,生計艱難,顛沛流離,真有“萬家墨面沒蒿萊”。到解放前夕,黃楊木雕瀕臨於絕滅的境地。

解放以後,“於無聲處聞驚雷”黃楊木雕猶如枯木逢春,重新獲得了蓬勃的發展,壹九五五年樂清縣由九個失業藝人在黨和政府支持下,成立了“黃楊木雕小組”。不久又擴大為藝術雕刻工廠,許多老藝人紛紛回到原來的雕刻崗位,新藝人隊伍不斷擴大,使樂清縣從事黃楊木雕的藝人已由解放初期的寥寥數人驟增至八百多人。國家為了提高藝人們的藝術水平,經常選派有經驗的教授、專家前往廠裏輔導,還先後報送了該廠十九名青年藝人到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浙江美術學院、浙江工藝美術研究所等學府深造,樂清黃楊木雕藝人不斷從事技藝鉆研,在傳統技法的基礎上,打破了那種因陳舊與落後的表現方式,從單人立體園雕發展到拼雕和群雕的園雕技巧,在1951年間樂清黃楊木雕藝人,大膽創作了園雕和浮雕相結合的大型出國展品,“桔子豐收”,而且把傳統的浮雕和園雕巧妙地結合起來,並大膽地用群象的形式反映豐收的場面,這些,都突破了過去老壹套的表現手法,使那著名的樂清黃楊木雕工藝又向前邁進了壹步。粉碎“四人幫” 以後,廠裏建立了創作小組,開辦職工業余美術學校,組織青年雕刻工人學習繪畫,雕塑等技藝,使青年藝人的技術力量得到了迅速提高,象竹山春筍,指日成林,不少藝人的作品還參加全國和出國展覽,獲得了良好的評價,全廠木雕產值比建廠時增加了七十多倍、產品銷往五大洲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 上一篇:對人性多元化的思考
  • 下一篇:小孩折紙的作品目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