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體制的交替和新舊矛盾的沖突,加上人們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缺乏全面正確的認識,片面強調物質利益,忽視精神文明建設,其中既有體制轉換過程中道德規範尚未成型帶來的影響,更主要的是道德思想混亂和道德信義動搖而造成的。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對利益關系的重組不能正確看待,導致了人民思想道德觀念的混亂。改革開放使原有道德觀受到沖擊,而新的道德觀還未完全形成,但這時產生出許多反傳統的似是而非的道德信條,如表現在職業道德領域的拜金主義,壹切向“錢”看,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等等。在錯誤的義利觀引導下,過去壹些受到批判的人生觀、道德觀死灰復燃,如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等;把本來只是經濟領域應用的原則,如等價交換,擴大到政治領域和社會生活領域。從而使人們的道德觀念變得混亂不清,表現在職業道德觀念上,就出現了重金錢、輕義利和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盛行,導致思想道德的淪落。
(2)對權力異化滋生的各種腐敗現象缺乏正確認識,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職業道德思想。由於少數腐敗分子貪汙腐化、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敗壞了社會風氣。極少數人在道德言行上搞兩面派,在政治道德上搞實用主義,國家政策和中央指示對自己有利的就執行,無利的就變通。壹些單位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制的原則被削弱,吹牛拍馬擡頭,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致使有些人喪失信念,意誌衰退,忘了黨的宗旨。作風上的官僚主義、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渙散人心的思想,離間了黨群關系,也必然導致思想道德的滑坡。
(3)宣傳輿論缺乏明確定位的正確導向,也是引起人們職業道德思想混亂的外部原因。允許壹部分先富起來,這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壹個重要政策,然而,少數人都認為致富就可以不擇手段。壹些所謂的改革能人盡管道德品質惡劣、政治素質很低、生活作風腐敗,只因為碰機遇、鉆政策空子有了壹點“成就”便受到各方面層層保護,輿論不加分析地大肆吹捧,給公眾樹立壹個只要能撈錢,其他都是小節,不值得計較的形象。對炒股、炒房地產、炒明星的投機者取得的利益,媒體過度渲染,造成了部分人在收入分配上的不平衡心理,於是表現在職業道德上,產生壹種畸形的道德價值觀,只要能賺錢,管他是投機還是冒險,撈了錢就是硬本事,管他道德不道德。
(4)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道德教育滯後,使人們的社會道德責任失落。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這壹手壹直抓得緊、抓得多;但精神文明建設由於多方面原因,對如何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用社會主義道德教育人抓得不實,加上輿論壹度出現某些誤導,高素質、低收入之間的反差,也構成了對講理想、講道德、守紀律的人的壹種諷刺。對於這些不正常現象沒有能及時澄清和糾正,導致在職業道德實踐中,見利忘義,將社會主義的道德忘得壹幹二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