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山東婚禮風俗順序

山東婚禮風俗順序

山東結婚流程大盤點:

1、擇日

山東的結婚當日叫做正日子,正日子之前的日子就是待客日。無論是正日子還是待客日,都是需要好好斟酌出壹個吉日的。壹般正日子是男方家選,待客日是女方家選,待客日在正日子前的三天或者是四天。

2、迎親

日子選好之後,就需要等到正日子的來臨。婚禮當天,男方需要選擇8或者9這個時辰前往女方家迎親。迎親時需要帶上壹些東西,比如裏脊肉,其寓意是離娘肉。還需要壹些紅線捆著的大蔥和紅臉盆,都是壹些傳統習俗中流傳下來的規矩。

3、送親

新郎接到新娘之後,壹起離家娘家,前往新房。新娘出嫁是需要送親的,新娘的弟弟必須壹同前往,叫做“壓車”。在山東地區,新娘的母親是不能送親的,但新娘的父親則可以。新娘出嫁的時候要哭嫁,越大聲越好。

4、結婚

接親和送親的隊伍壹同到達婚禮現場,就可以開始結婚儀式了。新郎的父母可以給新娘壹些改口紅包。隨後的流程儀式和現代的結婚流程差不多,儀式結束是婚宴環節,新人壹起向賓客敬酒,表達感謝。

5、回門

結婚第三天值周,新娘要先為公公婆婆做壹頓飯,隨後帶上新郎壹起回娘家。新娘家會在這天舉辦回門宴,邀請壹些比較親近的親戚。新人壹般會致辭,最好早有準備。回門的禮服選擇壹些喜慶的顏色,不需要特別隆重。

山東各地結婚習俗

壹、山東龍口

龍口在新娘上轎後,要把兩個瓷盆分別送到新郎和新娘的轎裏,新郎轎內的盆裏放兩個面做的桃子和兩面鏡子,象征健康長壽。另外,龍口還有新郎竊物的習俗,即在酒宴結束時,新郎趁人不註意,偷偷地拿壹只酒盅和壹雙筷子帶回去,取意為婚後早生忠孝之子。

二、山東膠南、日照

新娘由“嫁女客”攙扶,踏紅氈或花席入轎,若遇雨天,必由兄或弟背入轎中。臨上轎前,母女分離,難免要哭上壹場。新娘口裏要含壹口飯,或者含壹口寬心面,吐半口,留半口。據說吐的多了娘家富,留的多了娘家窮,另半口主婆家的窮富,這往往使新娘左右為難。有的地方新娘要從其母親兜裏抓壹把錢,抓多抓少意思與吐飯壹樣,也有以糧食代替錢的。

三、山東博山壹帶

新娘是“搶”上車轎的。結婚之日,新郎帶車帶轎,跟著壹幫人到女家去“搶親”,新娘的兄弟背著她跑,伴娘在後面衛護,新郎則帶人追趕,經過壹陣象征性的爭奪之後,才把新娘“搶”上轎子。新娘上轎後,許多地方都有潑水的風俗,謂之“嫁出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臨朐是新娘的弟弟妹妹們去給她送水,也稱送湯,是新娘臨出嫁之前享受的最後壹次手足之情的伺候。有的是新娘的母親或其兄嫂,把壹瓢水潑在門外,據說是表示嫁出的女兒象潑出去的水壹樣,再也收不回來了,隱藏著母女憐惜之情。

四、山東泰安

泰安是在香臺子前拜天地的,香臺上擺著供品,點燃香燭,香臺子下鋪上紅氈,放壹塊糕,新郎磕頭拜天地,新娘站在糕上不動。有的地方在拜天地時,人們抓起鬥內的高粱往新娘頭上撒,謂之“撒穗”,實為“撒祟”。

萊陽羊郡鄉壹帶,花轎到門口,由公公向前搭轎簾,攙人客在攙新娘下轎前要用火爐為新娘烤腳,而此時新郎正躺在洞房的炕上,俗稱“壓炕頭”。

攙人客攙新娘至大門前,連呼新郎乳名三聲,新郎聞聲而至,陪新娘跨馬鞍,進大門。拜天地之前,由公公先於天地桌前磕頭,拜天地之後,進屋門,由公公用秤桿挑去新娘的紅蓋頭。挑下的紅蓋頭要立即甩上屋頂,甩得越高越吉利。

  • 上一篇:黔劇的歷史源流
  • 下一篇:女生紋花臂是不是不正經?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