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嶺南民居

嶺南民居

1嶺南建築的建構特征

嶺南的絕大部分地區位於亞熱帶和沿海區域,冬暖夏熱,夏季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度大、氣候炎熱、空氣潮濕、雨水充足、臺風頻繁、每年的臺風、洪水等 自然 災害多數發生在嶺南地區。因此嶺南建築的內部地面普遍比外部地面高,墻腳多數采用青磚、石塊或具有防水功能的材料建造,以防洪水,房屋的布局也比較密集,屋頂層采用磚或其它材料壓緊加固,防止臺風的侵襲,造成建築物的損壞和人員傷亡,對於富裕的家庭使用青磚樓房,或者加厚墻體,達到防水、防風的效果。嶺南許多地區靠近沿海,古時海盜出入頻繁,因此這些地區建築不僅要具有遮風擋雨,滿足人的居住功能,而且還要有抵抗外人侵犯、偷盜的防禦功能。例如廣東省開平市的碉樓是具有明顯防禦功能的建築,這些建築有許多傳統和其它原因所建,但建築的結構和設計無不體現其防匪、防盜的特性,開平碉樓現存***有1833座,每座碉樓風格各有差異,但有許多***同點,即門窗窄小,鐵門鐵窗,墻體較厚,材料堅固,易守難攻,墻體四周設有槍眼,人們通過槍眼可以對碉樓四周進行了望和控制,古時的碉樓壹般配備槍械和銅鐘等防衛裝置。

嶺南地區毗鄰港澳臺,海上 交通 便利,國際商業貿易來往密切,進出口商品頻繁,自古經濟就比較發達。所有這壹切都給西方建築文化的引進創造了條件,不少嶺南地區的城市,如廣州、廈門等地出現了西方建築與嶺南建築相融合的產物,即“洋樓”“騎樓”等。這些樓壹般是樓上住人,樓下商店,往往兩排“騎樓”對面而建,形成街道,形成長達幾百米乃至上千米的商業長廊,為業主提供經營和居住的優良條件,為顧客和行人營造了舒適的通道和購物環境這樣的建築模式延申到現在,普及到鄉鎮,擴展到 工業 。我國 現代 的工業園區,專業鎮和新 農村 建設等建築小區,壹般都是類似這樣的建築群。它是西方建築文化與我國建築文化,是傳統建築文化與現代建築文化,是城市建築文化與鄉村建築文化相融合的產物。

2嶺南建築的技術風格

嶺南建築壹般都坐北朝南,既有利於夏季的通風采光,又有利於冬季的保暖。平面采用條形,多間房屋並列組合,前面設有敞廊,遮陽板或屋檐,以遮陽擋雨,同時也方便用戶行走。為防止潮濕和雨水浸沒,多采用石柱礎、高柱礎及石梁。嶺南地區雨水多,地處有山、有水、河流小溪交錯復雜的位置,加上人多地少,耕地資源比較緊張,許多建築都集中建在小山坡、丘林地帶,居高而下,分排建設,壹個山坡形成壹條 自然 村。村中房屋多為單層,屋頂為金字塔形,以瀉雨水。在建材選擇方面,壹般采用泥磚、青瓦或青磚。有些富裕家庭,為防止偷盜,采用加厚墻,其厚度甚至達到1m以上,用砂、泥、灰搗固,非常堅硬。在山區,為不占良田,房屋多建在山腰。嶺南建築的平面布局除了條形,還有方形和圓形。客家的圍龍屋,是典型圓形布局建築,以廣東梅州地區最為常見。這種建築由多圍建築群組成,每圍由許多相連單間屋向內作壹半圓形狀,像半月牙形,圍屋前沿有壹禾坪和池塘,建築物與池塘組成壹個圓形的平面布局,這充分體現了客家建築的圍合性和向心性文化,據2009年4月15日《羊城晚報》報導,僅梅州市現有客家圍龍屋總數2萬余座。客家的“土圍子”和“小城堡”式建築是典型的方型建築,這些建築墻厚1m以上,屋高10m多,具有十分強的防禦功能,墻體采用“三合土”技術,以築土形式營造,再用砂灰批檔墻壁,以防雨淋。這些圍合性建築壹直傳承至今。隨著 科學 技術的進步,有許多建築已采用新技術、新材料,但在嶺南山區的鄉村,依然還有許多這樣的建築群,這是客家建築文化傳承至今的結果。嶺南地區江河多,海岸線長,許多以捕魚謀生的漁民,長期生活在船上,以船為家。隨著社會的 發展 ,特別是解放以後,在政府的關心和組織下,他們在海岸或江河岸上,修建房屋,移居陸地,這些房屋矮小,形狀似船,屋頂為弧形,人們稱其為“蛋家”。為防止臺風和水浸,這些房屋用木板和金屬板建成,壹家壹間。嶺南建築的內部平面布局是靈活多樣的,是根椐家庭成員情況來確定,除條形布局以外,還有中軸對稱院落布局,這種布局類似北方的四合院,中間為天井,四周分別居住幾個小家庭,這種布局有利於通風和采光,有利於家底成員的溝通和照顧,也有利於防止外人的幹涉和偷盜。

3嶺南建築生態景觀

嶺南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對各種植物的種植和生長都十分有利。因此,嶺南地區家家戶戶的周圍都有園林、池塘、河流、田野等形成的生態景觀。許多人相信風水,認為好的住宅應背山,面水,位於緩坡(背玄武,前朱雀,左青龍,右白虎之地)。因此,屋的前方常建有池塘,池塘邊種植樹竹,兩者融為壹體,形成與房屋不可分割的自然景觀。池塘既是風水組合的壹部分,又可供農田灌溉,村落消防,氣候調節,這都給村莊帶來了勃勃生機。夏天從南邊吹來的涼風經水面,穿竹林後,吹進住宅,使屋內空氣清新涼爽。南方的村落很少修建圍墻,而是利用竹林,尤其是帶刺的竹林,圍成的天然屏障作為防禦實體,同時還可遮檔臺風,防止臺風對房屋的侵襲。村落進出口或公***地方,往往都種有參天古樹,有些古樹旁邊修有土地廟,逢年過節,人們便來供奉。村民住宅的旁邊,通常設有大小曬場,這些曬場不但是村民曬谷的場地,還是村民的活動場所。每逢炎夏傍晚,男女老少,壹起來到曬場,聊天乘涼,有時甚至通宵達旦。嶺南有些客家村落門前都設有壹個數平米的空地,用來立桅桿,每當家中有人獲得功名,就在桅桿區立壹根長15m左右的桅桿,掛上功名旗,這也構成了客家村落的壹獨特景觀。由於嶺南地區的氣候特點,壹般很少荒山禿地。到處都是四季常青的綠色環境,每個自然村就象壹座園林,有果樹,竹子,芭蕉……翠綠的海洋中,點綴著灰白的房屋,十分雅致。即使是烈日炎炎,室內也很清涼,村莊的外圍是稻田,農作物隨著季節變化,與村莊相互襯托,呈現出壹片迷人的景象,即使 現代 工業 ,現代農業的出現,村落間出現了高樓大廈,但是那種傳統的生態景觀文化還是十分濃厚。

  • 上一篇:屎的相關典故
  • 下一篇:布朗族具有特色的節祭日有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