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在距離賀州鐘山鎮不遠處有個龍道村,村裏有壹整片保留完整的古民居,特別之處在這些民居門上的楹聯是刻在石頭上的,於是決定走壹趟。
從鐘山坐上前往"珊瑚"的小巴,20多分鐘後司機大哥把我放在了路口,導航顯示還有近兩公裏的路程,那就邁開腿走唄。
沿路稻香陣陣,途中也有幾個村莊,直到聽間遠處傳來小朋友的嬉鬧聲,顯示到了"龍道小學",心想要看的古建群就在不遠處了吧,但是走了還壹會兒都未見到,心裏有點懷疑訊息是否準確。
再往裏走了壹陣,意外看到壹位阿婆在屋前洗曬,家門口放著幾個有精細雕刻的石墩,看起來像老建築石基座,而現在的用途應該是做了石凳,或用來放東西了。
再前行幾步,便見到旁邊壹大片青磚老屋,屋前壹潭碧水,壹座很小的"風雨橋",而附近是新建的磚石結構的新樓房,村民們在橋邊曬著太陽聊天,見到陌生人闖入有幾分意外,繼而微笑相迎,主動告知我這個異鄉客:"往上走,後面還有很多。"
依山而建的村落,很有氣勢,巷口的青石上排列著壹串方形的凹洞,應該是古代門閘的痕跡。拾級而上,古宅連片,猶探古堡。
走入古宅群中,四周寧靜得出奇,家家青磚墻,清壹色的灰色屋頂,好幾戶人家還有講究的的門檐,兩邊用木頭鏤空雕刻了精美圖案,歷經歲月卻仍古色古香。
試著走入其中壹間,天井和石階上早已雜草叢生,屋子的木門有的已經朽壞,有的屋子臺階已經坍塌不見。有幾戶大宅地面還殘留牲畜的糞便,可能曾經被用作圈養牲畜,有的還堆放著不少農具,原來這些老屋都早已無人居住。
但最令人欣喜的是戶戶人家都是石庫門,用麻石做門框,楹聯不是寫在紙上,而是篆刻在石門框上,家家無壹重復,真是"春聯恒久遠,壹幅永流傳"。
字體基本都是正楷,書法就各有不同,雕刻的形式陰刻、陽刻皆有,對仗工整,文辭雅致,壹派古雅之氣。
對聯造型有平底、尖底、圓底,上下兩頭雕刻了花草裝飾,但***同之處是都沒有橫批。而是用八卦圖和龍頭花草等圖案代替,不禁有個疑問:那每年都會寫個橫批上去嗎?
在人去樓空的老屋裏看看,屋子都為兩層,布局也大多壹樣,在天井旁有石梯上到主廳,兩旁為房,而樓上正廳側面的可能是廚房,廚房下面的空間要麽堆放柴火、農具等雜物,要麽飼養家禽、牲畜。
墻上還能見到壁畫的痕跡,最大壹間宅子的壹面墻上,有11幅壁畫,最中間的壹幅還能隱約看到壹個"壽"字,並且這些老屋還有壹個特點,就是戶戶相通,每家都有個側門或後門通達左右鄰居或巷子裏。
從馬頭墻的造型來看,很有中原古風,而不少墻面上還有方形的小孔,那是炮樓上的槍眼。
清朝中後期局勢動蕩,於是村裏建蓋了好幾座炮樓、門樓,巷子裏面也設了閘門,連現今村前的魚塘都被改成了壕溝,都是出於防衛之需。
整個古建群只有我壹個遊客在裏面竄來竄去,所有的老屋看得出都被列為了古建保護,原被辟為它用的老宅子已做了些清理,但幾乎都沒有重建痕跡,全部原貌留存,走在其中有壹種探秘的驚喜,半玩笑半認真地致電朋友說:"我在廣西版吳哥窟"。
而關於石刻門聯這件事,據說當年村裏出了個舉人,他在考取功名之後,卻放棄仕途,回鄉開辦私塾,壹心做起了教書育人的工作,過著清貧孤寂的生活。這在當時學而優則仕的封建 社會 裏,是很難令人理解的,村民們更是覺得不可思議。
而壹年年過去,舉人老去,但他卻為村裏培養起了壹批秀才,村民們這才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為紀其德,也顯示自家是崇尚文化的詩禮之家,於是才有了這道"石刻楹聯"的獨特風景。
整個古村落幾乎完整的保留了明朝至今的民居建築風格,多為歇山頂和硬山頂,還有幾間帶有民國風格的建築,但不少畫棟雕梁都已自然腐化,有的老屋成了危房。
隨著 社會 經濟的發展,現代文化和城市化的雙重沖擊之下,這個極具傳統遺風的古村落逐漸隨著村民的搬遷而變成了壹個"無人村"。
後來查資料顯示,龍道村的民居建築帶有明顯隋唐遺風是有原因的,整個村落由山東青州太尉陶英的後人在元朝時(公元1316年)建立,距今已有700年 歷史 了,該村還被收錄於第壹批中國傳統村落的保護名錄中,而這些古村也被稱之為"中國傳統村落的原始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