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 農歷正月初壹,舊稱過年,民國初年定名春節。春節淩晨,千家萬戶燃放爆竹,俗稱“開門炮仗”晚上燃放“關門炮仗”。近年市區和各鄉鎮所在地為了安全清靜,禁放煙花爆竹。農家仍守舊俗。早晨,合家吃糯米粉圓子,象征團圓;中午吃面或餛飩,意為長壽、興旺。是日,男女老少穿戴壹新,見面互賀新禧,小輩要向長輩拜年,長輩要給小孩壓歲錢。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組織集體拜年,並組織擁軍優屬、新春茶話會、文藝演出等活動。舊有的禁掃除、不汲水、不動剪刀等習俗尚存。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古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故稱“上元節”。是日晚,家家都要吃元宵(湯團),鬧元宵(放爆竹、焰火)。舊時農村許多農戶或用亂柴堆在田頭、場角焚燒,稱“煨田角”;或用枯竹紮上草把點火在田頭、河邊燃燒枯草,南部稱“放毛柴”,北部稱“燒毛蟲”。夜色蒼茫,野火明滅,別有壹番情趣,這壹習俗今已消失。元宵日,“沙上”已出嫁女兒要備菜肴,做團子,請母親來家過節,此習俗至今猶存。
清明節 舊時過清明,全家攜酒食、紙錢、香燭、糕團去祖先墓地祭掃、添土,稱“上墳”。也有順作郊遊,觀賞春景。解放後,機關、學校、人民團體都於是日或前幾天組織憑吊烈士陵墓,敬獻花圈,寄托哀思。祭祖掃墓之習至今仍有。
立夏節 立夏日,人們有嘗鮮的習俗。農戶大多采食青蠶豆、青豌豆等時鮮產品。是日,兒童吃煮鴨蛋,傳說可防“疰夏”。舊時,立夏日還是壹年壹次人們稱體重的日子,鄉間男女老幼依次坐在畚箕裏用木桿秤稱體重,看壹年來的生長胖瘦。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舊時,不少農家於是日用菖蒲、艾草懸於門額,用蒼術、白艾煙熏或懸於門前,驅瘟逐疫,用雄黃漬酒或飲、或灑屋角、或在小孩前額書寫“王”字,以解百毒。還有用香料裝入綢袋掛於小孩胸前、腰際,以驅蟲避毒。城鄉居民都要吃用新蘆葉、竹殼包裹的各式粽子,相傳為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
乞巧節 農歷七月初七,是神話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之期。白天,不少人家用面粉、砂糖做“巧果”,為應節食品。少女用麥稈折疊成粽子、花籃、風車等小巧玲瓏的器物,系上紅綠絲線,相互饋贈賞玩;用紅鳳仙花搗爛後塗指甲。入夜,姑娘少婦,對月穿針,意為“乞巧”。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道家稱“中元節”。舊時,各家要祭祀祖先,叫作“過七月半”,故又稱“鬼節”。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三秋恰半,故名“中秋節”。節前,至親好友互贈月餅、禮品,女婿要給嶽父母送禮。是日,合家團聚,吃月餅、鮮藕、紅菱、糖燒芋頭。入夜,萬籟俱寂,皓月當空,人們敘坐庭園賞月。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因九為陽數,故稱“重陽”。人們這天要吃“重陽糕”,以示登高避災之意。如今人民政府把此日定為“老年”節,動員全社會關心老人,形成敬老風氣。
冬至節 常陰沙壹帶稱為“大冬日子”。舊時有“冬至大如年”之說。是日,大多農家祭祖,或遷墳墓。但忌婚嫁。
臘八節 農歷十二月初八稱“臘八”,相傳為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民間習慣用白糯米或新粳米加花生、芋艿、豆類等煮成粥,叫“臘八粥”。富裕人家還加百合、瓜子、胡桃、棗、栗、蓮心等。有甜有鹹。吃“臘八粥”意為避邪保健。
除夕 農歷十二月最後壹天,臘盡歲底為“除夕”,俗稱“大年夜”。節前,家家都要灑掃門庭,備年貨。有的還要張貼門聯、年畫,辭舊迎新。“沙上”還要蒸糕做饅頭。是日晚,合家歡聚,祭祀祖先,吃“年夜飯”。入夜,鳴放爆竹,家人圍坐“守年歲”,歡聲笑語達旦。
此外,還有農歷二月初二為龍日,壹些地方興吃“撐腰糕”,以期身強力壯投入春耕;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要修剪花枝,枝上貼紅紙,表達愛護花木;十二月廿四為竈神生日,要做團子、飴糖餅祭竈神,稱“送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