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莫高窟是集雕塑、壁畫、洞窟三位於壹體的藝術殿堂,它吸收了外國宗教藝術的精華,並將其
民族化、世俗化,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精品——雕塑為東傳佛教造型藝術之精品,洞窟是中西宗教建築藝
術之合璧,壁畫則達到了唐宋繪畫藝術的極致。
[關鍵詞] 莫高窟;雕塑;壁畫;洞窟
在祖國西部戈壁瀚海中有壹片綠洲,馳名中外的文化名城敦煌就在這裏。敦煌之所以聞名中外,主
要是在它東南25公裏處鳴沙山東段的崖巖上有著蜂窩狀的上千洞窟,即莫高窟。莫高窟是壹個寶藏富贍
的文化藝術寶庫,是集雕塑、壁畫、洞窟三位壹體的藝術殿堂,是壹個巨大的歷史陳列館,其現存492個石
窟中保存著北魏至宋元明清千余年間的彩雕塑像2415身、壁畫3000余堵,***45000平方米,木構建築5座;
還有許多絹畫、佛雕、法器和5萬多卷文書、經卷的寫本和印本——這是具有高度文藝價值和研究古代社
會的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獻。研究莫高窟的這筆遺產不僅對研討我國文化藝術、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大有
裨益,而且也是研究人類文明所不可缺者。
壹
莫高窟今存2415身塑像,按時代計:魏塑318身;隋塑350身;唐塑最多最精而今余670身;五代24身;
宋塑74身(含西夏如第234窟和第400窟);元塑7身;清塑970身,雖多而粗濫。這些塑像的時間跨度已逾千
年,各個時期的塑像都融進了那壹時期藝術家的美學情趣和理想,展現出不同時代不同的藝術風格,從
這些塑像上可以窺見中國雕塑藝術發展演進的痕跡,可見出佛教藝術傳入之後所引起的中國雕塑藝術
變化,這些雕塑本身就是壹部形象直觀的中國雕塑藝術發展史。
在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清8代的塑像中,最有代表性的要算魏雕和唐雕了。故僅對魏和唐
的塑像作壹簡要分析。
魏塑(以第254、259、260窟為代表)多為站像,其特征是額寬鼻隆、眼細眉長,嘴唇薄而面頰瘦削,發
髻卷曲似波,體格清瘦勁挺,而缺乏柔和的曲線美。佛身裹著拖地的長袍,菩薩袒露著上身,從緊緊貼身
而多褶皺的絲綢服裝下隱約可見瘦削的軀體,給人以剛從水中走出的感覺,故後人以“曹衣出水”來比
況。這時的塑像無論從面相、體格、衣著來看,並非中國的神像,而是中國與印度犍陀羅藝術的混血兒,盡
管衣服式樣已中國化了。
隋代時間很短,僅37年。但與文學史上由南北朝向唐代過渡的情形相似,在造型藝術方面隋塑正體
現了由外國人(主要是印度人)的模樣向中國人模樣的過渡特征。促成這壹轉變的基因在於中國人(其實
世界各民族亦然)需要創造出自己的神這種心理。固然,各民族的文化藝術都不可能排除他民族文化藝
術的影響,但也絕不會生吞活剝地吸收外來的形式,而總是在吸收其養分的同時加以改造,融進本民族
的特色,使其民族化。從隋代的第275號、283號、427號等窟的塑像來看,已開始追求雍容華麗的氣度,不
再是隆鼻削頰的清臒形象,鼻梁低了,面相豐滿而輪廓線條柔和了。但亦有缺點:頭大、上身長、下身短,
體形比例雖不甚勻稱,卻給人以親切憨敦之感。這個轉變應該說是壹個進步,它表明塑像向著中國化演
進。
唐代,隨著文學藝術的全面繁榮,造型藝術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塑像經歷了初唐盛唐的發展,至
中唐已趨爐火純青的勝境。其演進趨勢沿著從外國的神佛向中國的神佛、從神佛向人的路子——亦即造
型藝術的民族化、世俗化。如果說以第77號、322號、332號等窟為代表的初唐塑像主在改變隋塑頭大身
短、比例失調的缺點,發展了追求衣飾華麗、線條柔和的特征,塑造出寶冠霞帔、瓔珞垂胸、手與足腕帶有
環釧、衣裙著彩、面龐豐滿、體形勻稱的菩薩像和戴盔被甲、英氣勃勃的天王像的話,那麽盛唐雕像(以第
45號、126號、217號窟為代表)則在此基礎上使之定型和精巧化。到了中唐,塑像則臻精妙入神的境界,充
分體現出中華民族造型藝術的鮮明特色。第35號、194號、285號、320號等窟正證明了這壹點。今舉285號
窟右側的菩薩像為例便見壹斑。此像“肌體細膩,眉清目秀,富有綢質感的衣裙似要被清風漾起,尤其是
那安詳而恬靜的微笑極為動人,充分體現了女性的美麗、善良和尊嚴。這尊菩薩比起達·芬奇的名畫‘蒙
娜麗莎’並不遜色,然而卻要比這幅名畫早1000年”[1]。莫高窟的菩薩像千姿百態,或沈思冥想,或微笑靜
觀,眼神和嘴角極為傳神;豐腴的面龐,袒露的手臂,極富柔嫩的彈性——這壹切均給人以和藹可親之
感,應該說,她們是唐代美女的標本。應該指出的是,印度千千佛、萬萬菩薩均屬男性,而唐代的菩薩顯然
女性化了,這可能是因為女性的溫柔形象更使人覺得可親可近,更便於“普渡眾生”的緣故吧。與女性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