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始於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歷史。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發展到鼎盛階段。明末清初開始出現了專業性的泥人作坊,加之當時昆曲流行,以戲曲人物為題材的手捏戲文人物也應運而生。20世紀30年代,惠山泥人工藝中融入石膏制作的技法,自此產生了石膏工藝泥人的新品種,惠山泥人藝術也逐漸發展成為富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惠山型”風格。新中國成立後,擴大了惠山泥人的生產規模,並研究開發出大量新產品和新工藝,使惠山泥塑藝術得以進壹步的長足發展。50年代專門成立了“無錫惠山泥人廠”,後來又相繼成立了“惠山泥人研究所”以及“惠山泥人博物館”。
惠山泥人采用惠山附近特有的壹種土質細膩純凈,可塑性極佳的黑土捏制而成。制作工藝分為捏胚、彩繪、開相幾部分。在產品的品種上主要分為“手捏戲文”和“印模泥玩具”兩大類。它做工細致,造型優美,色彩絢麗,註重對人物性格、表情的塑造,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深受人們的喜愛。
惠山泥人不僅暢銷全國,還遠銷出口到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多位著名惠山藝人還應邀出訪美國、日本等國進行表演交流,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