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為決策者提供分析問題、建立模型、模擬決策過程和方案的環境,調用各種信息資源和分析工具,幫助決策者提高決策水平和質量。
決策按其性質可分為如下3類:
(1)結構化決策,是指對某壹決策過程的環境及規則,能用確定的模型或語言描述,以適當的算法產生決策方案,並能從多種方案中選擇最優解的決策;
(2)非結構化決策,是指決策過程復雜,不可能用確定的模型和語言來描述其決策過程,更無所謂最優解的決策;
(3)半結構化決策,是介於以上二者之間的決策,這類決策可以建立適當的算法產生決策方案,使決策方案中得到較優的解。
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決策壹般用於壹個組織的中、高管理層,其決策者壹方面需要根據經驗進行分析判斷,另壹方面也需要借助計算機為決策提供各種輔助信息,及時做出正確有效的決策。
決策的進程壹般分為4個步驟:
(1)發現問題並形成決策目標,包括建立決策模型、擬定方案和確定效果度量,這是決策活動的起點;
(2)用概率定量地描述每個方案所產生的各種結局的可能性;
(3)決策人員對各種結局進行定量評價,壹般用效用值來定量表示。效用值是有關決策人員根據個人才能、經驗、風格以及所處環境條件等因素,對各種結局的價值所作的定量估計;
(4)綜合分析各方面信息,以最後決定方案的取舍,有時還要對方案作靈敏度分析,研究原始數據發生變化時對最優解的影響,決定對方案有較大影響的參量範圍。
決策往往不可能壹次完成,而是壹個叠代過程。決策可以借助於計算機決策支持系統來完成,即用計算機來輔助確定目標、擬定方案、分析評價以及模擬驗證等工作。在此過程中,可用人機交互方式,由決策人員提供各種不同方案的參量並選擇方案。
決策支持系統基本結構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即數據部分、模型部分、推理部分和人機交互部分:
數據部分是壹個數據庫系統;
模型部分包括模型庫(MB)及其管理系統(MBMS);
推理部分由知識庫(KB)、知識庫管理系統(KBMS)和推理機組成;
人機交互部分是決策支持系統的人機交互界面,用以接收和檢驗用戶請求,調用系統內部功能軟件為決策服務,使模型運行、數據調用和知識推理達到有機地統壹,有效地解決決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