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筆法作為中國歷史敘述的壹個傳統,來源於據傳為孔子所撰的《春秋》。《春秋》,魯國史書。相傳為孔子所修。經學家認為它每用壹字,必寓褒貶,後因以稱曲折而意含褒貶的文字為“春秋筆法”。歷史上,左丘明發微探幽,最先對這種筆法作了精當的概括:“《春秋》之稱,微而顯,誌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賢人誰能修之?”(譯文:《春秋》的記述,用詞細密而意思顯明,記載史實而含蓄深遠,婉轉而順理成章,窮盡而無所歪曲,警誡邪惡而褒獎善良。如果不是聖人誰能夠編寫?)
由於孔子編寫《春秋》,在記述歷史時,暗含褒貶,行文中雖然不直接闡述對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卻通過細節描寫,修辭手法(例如詞匯的選取)和材料的篩選,委婉而微妙地表達作者主觀看法。後世作者為了闡述孔子的思想,撰寫了專門的著作以解釋《春秋》的內在涵義,特別是其中涉及禮的壹些細節。這種作法被稱為微言大義,或者春秋筆法,被中國古代的傳統所褒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