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有關於馬的資料

有關於馬的資料

壹。1、塞翁失馬

戰國時期,靠近北部邊城,住著壹個老人,名叫塞翁。塞翁養了許多馬,壹天,他的馬群中忽然有壹匹走失了。鄰居們聽說這件事,跑來安慰,勸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多註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笑了笑說:“丟了壹匹馬損失不大,沒準會帶來什麽福氣呢。”

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裏覺得很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為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過了幾天,丟失的馬不僅自動返回家,還帶回壹匹匈奴的駿馬。

鄰居聽說了,對塞翁的預見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壹匹好馬,真是福氣呀。” 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而壹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憂慮地說:“白白得了壹匹好馬,不壹定是什麽福氣,也許惹出什麽麻煩來。”

鄰居們以為他故作姿態純屬老年人的狡猾。心裏明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

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壹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遊,心中洋洋得意。

壹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壹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

塞翁說:“沒什麽,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麽福氣。 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征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都戰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

2、漢血馬經典故事

漢血馬以前脖子流出的漢有紅色物質,像流血壹般,故稱之。中國古代稱為

「大宛馬」、「兩極天馬」,現稱為「阿哈馬」。

二千年前,世界馬種處於原始土種狀態,中亞土庫曼斯坦幹旱少雨的沙漠綠

洲中,已曾有十分優秀的快馬——漢血馬。張騫出塞發現了漢血馬。當張騫向漢

武帝匯報大宛馬後,武帝便命張騫帶百余人的使團去了大宛國(今土庫曼斯坦)

求馬,帶壹尊黃金馬的模型,希望以此重新換回大宛馬。結果大宛國不允,歸途

中漢使被殺,金馬遇劫,大宛國是壹封閉小國,並不知中國的強大,此種行為使

漢武帝大怒,逐作出武力取馬的決定,從此爆發了兩次大宛馬戰爭。李廣利將軍

率兵數萬人首次懲罰失利,第二次大獲全勝,大宛國獻出三千匹馬給漢朝,二次

戰爭始得大宛馬,可見漢朝重視馬匹到何種程度。

當今純血種中含有百分之二十多的漢血馬血統,而今漢血馬是最長壽馬,可活到二十三歲。

3、赤兔馬:“人中呂布、女中貂嬋、馬中赤兔”

呂布當年跪別父母之墳,本想去並州府投奔丁原,卻因多年不見又掂量不定,所以壹路向霍村走來。恰逢霍村村民進行“撓羊”(角抵)競技活動,呂布出於壹種說不明道不清的情緒,過五關斬六將得了頭彩被霍村老者頭兒收容。暫得棲身之所後,茶間老者得知呂布父母慘死,便勸呂布留在村中教村民壹些防衛本領。其後呂布又在無意中被並州刺史丁原看中,命呂布組建千人精騎,自此呂布憑自己本領走進戎馬生涯。

在這裏,同時提醒大家壹點。那就是,馬蹬和馬鞍在東漢(漢武帝)時期就由農耕民發明並進入配備階段,只是沒有完全普及或者說,有些地方的馬蹬有可能簡單壹些,或許也就只是壹根繩套。我們的祖先再傻,也不可能天天被馬摔於地上,也不可能天天坐在光馬背上打戰,科學的發明都是源於生活啟迪,源於人民的創造力和想像邊。

的確,匈奴人東漢前期打戰沒有馬蹬,所以對陣時吃了大虧,慘敗而逃。自此,東漢政權就禁止將鐵器輸入塞外。所以,那時的匈奴人只有青銅制的刀,騎兵善於弓箭射,就是采取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跑,能搶就多搶,不能搶就燒的戰略方針。也正是此時,飛將軍李廣因騎術和射術精良,而被塞內塞外統成為“飛將軍”,這個飛就是快的意思。因何而快,不用問,光馬背上騎馬,妳想快也快不了呀!只有快死!所以,那時的李廣快的原因就是李廣采用了馬蹬和馬鞍的革新成果,所以可以飛壹樣騎馬快奔。

進入三國收期馬蹬和馬鞍己經開始普及,而此時的良駒俊馬也越來越多,如果沒有好的馬蹬和馬鞍配於馬身,將軍們的戰鬥力會減壹大半,搞不好的沒打就死於馬蹄下了。

言歸正傳——呂布,被丁原看中後訓騎有功,便被封為騎都尉駐紮在離霍村不遠的南王莊附近。其實,也就是七巖山附近,在定襄城東南。自古以來就為忻、定名勝而且神話傳奇故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此處山洞中流泉滴滴,聚成水池,有“半畝方塘壹鑒開”的佳景。元好問遊七巖山詩有“落景未知還”句。東魏天平三年(536) 僧慧端等造摩崖佛像千尊,稱千佛寺,本名靈光寺,寺址在今洞口西北。這裏草肥水美,緊靠牧馬河,是天然理想牧馬之處!

相傳,遠古忻州有九龍(槍)七虹(劍)。我國古代的九大名槍,七大名劍都與忻州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山水有關,而七巖山正是由此而得名。呂布使的銀色“方天畫戟”就是產自忻州。沒辦法,也許是忻州附近礦源豐富的原因!

所謂,九龍就是戈、矛、槍、刀、戟、斧、鉞、鉤、叉,這九件冷戰長兵器。

所謂,七虹就是軒轅夏禹、湛瀘、赤霄、泰阿、龍淵、幹將、莫邪,七把神劍。

有壹天晚上,呂布夢見壹老者笑哈哈地走來,問道:“呂布,想不想得到壹匹好馬?”

呂布,回頭壹看娘娘池邊沒有旁人,柳蔭下只有壹老者在和他說話。

呂布便問道:“仙翁來自何處?池邊飲水之馬正是恩師贈之白馬。”

只見老者笑咪咪說道:“老夫乃七巖山山神,見妳日日來此伺侯馬兒,愛馬之舉感動山神,此馬非彼馬,其能助妳揚名生威。妳雖武藝超群,卻空有方天畫戟、李廣飛弓,需有壹匹龍駒作妳坐騎馳騁中原。”

呂布聽到此處,笑問:“仙翁,何處有此寶駒?”

老者笑曰:“明日午時來此視之”

言畢突然不見,呂布也從夢中驚醒,壹睜眼才知是夢中景像。細細回想夢中情景,清晰在目。便暗下決心,明日壹人去娘娘池附近看個究竟,寧可錯過也不可誤過。

第二天,呂布騎上白馬單騎來到娘娘池邊,松開韁繩讓白馬悠然蕩步。剛近午時,突然壹陣風兒襲來,白馬噅噅嘶鳴,隨之出現壹匹渾身似火、兩眼有神、四蹄如盆、尾掃殘雲的烈火式飛馬,此等尤物只要是男人誰都會喜歡。何況,呂布從小愛馬如命,能不知此駒是馬中精品嗎?馬中赤兔,僅次於汗血寶馬呀!

呂布藏在別處,絲毫不敢驚動白馬和紅馬吃草飲水嬉戲。呂布知道,從今天起他要了解赤兔馬的生活習性後,才能得到它並成為坐騎。兩個小時後,赤兔馬壹聲嘶鳴,像是同白馬告別,隨之如旋風般消失在七巖山中。

從此,呂布天天細心觀察赤兔馬的蹄跡和糞便,逐步開始了解赤兔馬的生活習性,發現此馬早己深居七巖山洞中,常飲山泉愛吃娘娘池邊牧草,生性機敏,身健體高,滿身靈氣。幸好自己壹直將白馬以放縱式在此覓食,如否赤兔馬第二天根本不會來的。

壹連幾天,呂布天天讓白馬陪赤兔馬在娘娘池邊飲水吃草,自己也天天逆風隱藏滿身塗沫馬糞馬尿。呂布壹天天喜出望外,他開始漸漸了解赤兔馬的性格,也同時感謝著五臺山帶了的那匹白馬。呂布終於決定擇日訓服赤兔馬!

這天,呂布全身沒於叢中,靜侯赤兔馬到來。午時剛過,炎日之下蟈蟈齊鳴,白馬吃飽喝足後悠然在柳蔭下休憩。不壹會兒,赤兔龍駒疾速馳來徑直向白馬奔來。呂布大喜,平地躍起“唰”地跨上赤兔馬背,這壹驚可非同小可。赤兔馬兒壹聲龍鳴,前蹄騰空不等落地就要狂奔。呂布不愧草原生活多年,並從小善騎,驚詫中雙腿緊夾馬肚,疾速出手將壹只手緊緊抱住樹身,壹只手扼住馬頸。此時的馬兒如箭般射出,不僅想將呂布摔下馬背,而且是想致呂布於死地。只可惜,呂布如膠似的貼於馬背,又有柳樹做了依托,力量增加了多倍,導致無法擺脫。就這樣,赤兔馬往前奔,呂布柳樹做依托往回拉,兩個開始了生死拉據戰。就這,生生的將棵成柳拉成彎弓,成了現在人們稱謂的:“歪脖子樹”。

終於,在離娘娘池二裏多的地方,赤兔馬發現呂布並無惡意,而且白馬壹直跟隨,便騰空前蹄人性般無奈地停了下來,這壹落不要緊,蹄下頓升泉眼,汩汩清水直冒。呂布翻身下馬,蹲伏於馬前雙手掬水遞於赤兔馬嘴邊。只見赤兔龍駒壹聲輕吟,低頭飲之。這就是至今人們傳說的“馬刨泉”也叫“霍清泉”,隨後呂布來到娘娘池,精心為赤兔龍駒洗涮毛皮,赤兔打著響鼻頻頻點頭。

從此,呂布與赤兔馬密不可分,而那匹白馬後來成為了貂嬋坐騎。

這就是民間壹直傳說的:“人中呂布、女中貂嬋、馬中赤兔”呂布去世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和赤兔馬便將池壹分為二稱作“呂布池”。

後來,如果不是為了貂嬋,赤兔馬可能早隨呂布去了。如此烈性之駒不可能易二主呀!

壹切命中註定,世世輪回,俗子無知,逝人無奈呀!

二。用來賭博的賽馬適應力越來越弱,將來不知還會克隆出什麽養的怪物馬來;壹部分圈在動物園裏,慢慢退化;養馬場的馬供人玩樂以及表演;野馬棲息地減少,走向滅絕!

三。 馬兒們高揚著驕傲的頭顱,抖動著優美的鬃毛,合著這宏大的旋律,在海壹樣寬闊的草原上翺翔。大地在搖動,時空的概念在消失,這奔騰的馬群簡直就是壹部歷史的縮影,壹個悲壯巍峨的造型。

老馬奔跑起來了。它四蹄騰空,如風,如電。好像壹頭鯨魚在發光的海浪裏遊泳,被征服的海洋從中間劃開,恭恭敬敬地從兩端向後退去。好像壹枚火箭在發光的天空運行,群星在列隊歡呼,舞蹈。

這匹棗紅馬,長長的鬃毛披散著,跑起來,四只蹄子像不沾地似的。

四。好馬不吃回頭草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馬不停蹄 老馬識途 弓調馬服 見鞍思馬 僅容旋馬 驢唇不對馬嘴 戎馬倥傯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鞭長不及馬腹 兵藏武庫,馬入華山 兵馬不動,糧草先行 東風吹馬耳 放馬後炮 風馬牛不相及 風牛馬不相及 君子壹言,快馬壹鞭 盲人騎瞎馬 驢頭不對馬嘴 馬後炮 馬前卒 馬上得天下 牛頭不對馬面 牛頭不對馬嘴 駑馬戀棧豆 騎曹不記馬 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 舍得壹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射人先射馬 司馬牛之嘆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死馬當活馬醫 烏頭白,馬生角 壹言既出,駟馬難追 。

五。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為東漢青銅器,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壹足踏飛燕著地。壹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壹只正疾馳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淩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膽的構思,浪漫的手法,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令人叫絕。藝術家巧妙地用閃電般的剎那將壹只淩雲飛馳、驍勇矯健的天馬表現得淋漓盡致,體現出漢代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精神。該作品不僅構思巧妙,而且工藝十分精湛;不僅重在傳神,而且造型寫實。按古代相馬經中所述的良馬的標準尺度來衡量銅奔馬,幾乎無壹處不合尺度,故有人認為它不僅是傑出的藝術品,而且是相馬的法式。

,

馬不停蹄

釋 義 奔波忙碌,不得休息。比喻不停頓地向前走。

出 處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二折:“贏的他急難措手,打的他馬不停蹄。”

示 例 ~的走至天色大明,看看追兵已遠,方始勒住馬。(清·吳趼人《痛史》第三回)

“塞翁失馬”是壹則寓言故事,語出《淮南子?人間訓》。它是為闡述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禍福倚伏觀服務的。

東漢班固的《通幽賦》,有壹句“北叟頗知其倚伏”的話,即提示了它的寓意。靠近邊塞的地方,住著壹位老翁。老翁精通術數,善於算蔔過去未來。有壹次,老翁家的壹匹馬,無緣無故(大概是雌馬發情罷)掙脫羈絆,跑入胡人居住的地方去了。鄰居都來安慰他,他心中有數,平靜地說:“這件事難道不是福嗎?” 幾個月後,那匹丟失的馬突然又跑回家來了,還領著壹匹胡人的駿馬壹起回來。鄰居們得知,都前來向他家表示祝賀。老翁無動於衷,坦然道:“這樣的事,難道不是禍嗎?”老翁家畜養了許多良馬,他的兒子生性好武,喜歡騎術。有壹天,他兒子騎著烈馬到野外練習騎射,烈馬脫韁,把他兒子重重地甩了個仰面朝天,摔斷了大腿,成了終身殘疾。鄰居們聽說後,紛紛前來慰問。老翁不動聲色,淡然道:“這件事難道不是福嗎?”又過了壹年,胡人侵犯邊境,大舉入塞。四鄉八鄰的精壯男子都被征召入伍,拿起武器去參戰,死傷不可勝計。靠近邊塞的居民,十室九空,在戰爭中喪生。惟獨老翁的兒子因跛腳殘疾,沒有去打仗。因而父子得以保全性命,安度殘年余生。所以福可以轉化為禍,禍也可變化成福。這種變化深不可測,誰也難以預料。

宋魏泰《東軒筆錄?失馬斷蛇》:“曾布為三司使,論市易被黜,魯公有柬別之,曰:‘塞翁失馬,今未足悲,楚相斷蛇,後必有福。’”陸遊《長安道》詩:“士師分鹿真是夢,塞翁失馬猶為福。”後又發展成為“塞翁失馬,安知非福”,”塞翁得馬,焉知非禍,”頻頻出現於文學作品或日常口語中,或用來說明世事變幻無常,或比喻因禍可以得福,壞事可以變為好事。壹切事物都在不斷發展變化,好事與壞事,這矛盾的對立雙方,無不在壹定的條件下,向各自的相反方向轉化。

  • 上一篇:如何正確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秀”
  • 下一篇:有哪些很美的生僻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