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有關禮的文言文

有關禮的文言文

1. 有關文明禮儀的古文詩詞

1、不學禮,無以立。——春秋戰國時期·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論語·季氏篇第十六》

白話譯文:不學禮就不懂得怎樣立身。

2、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戰國時期·孟子《愛人者人恒愛之》

白話譯文:不是仁愛的事不幹,不合於禮的事不做。

3、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戰國時期·孟子《愛人者人恒愛之》

白話譯文:仁愛的人愛別人,禮讓的人尊敬別人。愛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尊敬他。

4、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西漢·戴聖《禮記·曲禮上》

白話譯文:禮崇尚往來,恭敬對人卻得不到別人的恭敬,是不合禮的。別人恭敬自己,卻沒有對別人恭敬,也不合禮。

5、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西漢·戴聖《禮記·曲禮上》

白話譯文:修持妳的行為以實踐妳說的話,就叫著善行。行為有修持,說話合符道理,這就是禮節的本質。

搜狗百科-不學禮無以立

搜狗百科-愛人者人恒愛之

搜狗百科-曲禮

2. 關於“禮“的文言文+翻譯

時大雪,積地丈余。洛陽令身出案行,見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門,無有行路,謂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戶見安僵臥。問:“何以不出?”安日:“大雪,人比餓,不宜幹人。”令以為賢,舉為孝廉。

當時天下大雪,堆積在地上壹丈多高。洛陽令親自出來私下查訪,見到人們都掃開積雪出門,有要飯的。洛陽令來到袁安的門口,看到沒行走的道路,認為袁安已經死了,命令人除掉門口積雪。進屋發現袁安僵臥者不動。洛陽令問:“為什麽不出去?”袁安回答說:“下大雪,人們都餓著,不適宜去求別人。”洛陽令認為袁安賢良,就推舉他做了孝廉。

3. 關於“禮“的文言文 翻譯

原文:

《曲禮》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誌不可滿,樂不可極。

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很毋求勝,分毋求多。疑事毋質,直而勿有。

譯文:

《曲禮》上說:壹個有地位的人,心中時刻都要有個“敬”字,外表要端莊,像是儼然若有所思樣子,說話要態度安祥,句句在理。做到這三點,才會使人們安寧啊!

傲慢之心不可產生,欲望不可放縱無拘,誌氣不可自滿,享樂不可無度。

對於道德、才能勝於己者,要親近和尊敬他,畏服並愛戴他。對於自己所喜愛的人,不可只知其優點,而不知其缺點;對於自己所憎惡的人,不可只知其缺點,而不知其優點。自己有了積蓄,要分給貧窮的人。居安思危,能夠及時改變處境。面對財物,不可茍且據有;面對危急,不可茍且逃避。在小事上爭訟,不可求勝;分配財物,不可求多。對自己不懂的事情不可裝懂,對自己已經搞懂的東西,回答別人時,要歸功於師友,不可據為自己的發明。

4. 有關於“禮儀”的古文

《曲禮》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

」安民哉!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誌不可滿,樂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65646262不可極。 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

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很毋求勝,分毋求多。

疑事毋質,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屍,立如齊。

禮從宜,使從俗。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禮,不妄說人,不辭費。禮,不逾節,不侵侮,不好狎。

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

禮聞取於人,不聞取人。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

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

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

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 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

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誌不懾。

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

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

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

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

百年曰期,頤。 大夫七十而致事。

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幾杖,行役以婦人。適四方,乘安車。

自稱曰老夫,於其國則稱名;越國而問焉,必告之以其制。 謀於長者,必操幾杖以從之。

長者問,不辭讓而對,非禮也。 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醜夷不爭。

夫為人子者,三賜不及車馬。故州閭鄉黨稱其孝也,兄弟親戚稱其慈也,僚友稱其弟也,執友稱其仁也,交遊稱其信也。

見父之執,不謂之進不敢進,不謂之退不敢退,不問不敢對。此孝子之行也。

夫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遊必有常,所習必有業。恒言不稱老。

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群居五人,則長者必異席。

……。

5. 有關文明禮儀的古文

《周禮》、《儀禮》和《禮記》 周禮內容 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乃立天官冢宰.使帥其屬.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國.治官之屬。

大宰卿壹人. 小宰中大夫二人. 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宮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宮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壹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庖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賈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內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 外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 亨人下士四人.府壹人.史二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甸師下士二人.府壹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獸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鱉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十有六人. 臘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醫師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食醫中士二人. 疾醫中士八人. 瘍醫下士八人. 獸醫下士四人. 酒正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 漿人奄五人.女漿十有五人.奚百有五十人. 淩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籩人奄壹人.女籩十人.奚二十人. 醢人奄壹人.女醢二十人.奚四十人. 醯人奄二人.女醯二十人.奚四十人. 鹽人奄二人.女鹽二十人.奚四十人. 冪人奄壹人.女冪十人.奚二十人. 宮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掌舍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幕人下士壹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掌次下士四人.府四人.史二人.徒八十人. 大府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賈十有六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玉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八人.賈八人.胥四人.徒四十有八人. 內府中士二人.府壹人.史二人.徒十人. 外府中士二人.府壹人.史二人.徒十人. 司會中大夫二人.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司書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 職內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徒二十人. 職歲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徒二十人. 職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賈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裘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掌皮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內宰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內小臣奄.上士四人.史二人.徒八人. 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遊亦如之. 寺人王之正內五人. 內豎倍寺人之數. 九嬪. 世婦. 女禦. 女祝.四人.奚八人. 女史八人.奚十有六人. 典婦功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工四人.賈四人.徒二十人. 典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賈四人.徒十有二人. 典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內司服奄壹人.女禦二人.奚八人. 縫人奄二人.女禦八人.女工八十人.奚三十人. 染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追師下士二人.府壹人.史二人.工二人.徒四人. 屨人下士二人.府壹人.史壹人.工八人.徒四人. 夏采下士四人.史壹人.徒四人. 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壹曰治典.以經邦國.以治官府.以紀萬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國.以教官府.以擾萬民.三曰禮典.以和邦國.以統百官.以諧萬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國.以正百官.以均萬民.五曰刑典.以詰邦國.以刑百官.以糾萬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國.以任百官.以生萬民.以八法治官府.壹曰官屬.以舉邦治.二曰官職.以辨邦治.三曰官聯.以會官治.四曰官常.以聽官治.五曰官成.以經邦治.六曰官法.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糾邦治.八曰官計.以弊邦治.以八則治都鄙.壹曰祭祀.以馭其神.二曰法則.以馭其官.三曰廢置.以馭其吏.四曰祿位.以馭其士.五曰賦貢.以馭其用.六曰禮俗.以馭其民.七曰刑賞.以馭其威.八曰田役.以馭其眾.以八柄詔王馭群臣.壹曰爵.以馭其貴.二曰祿.以馭其富.三曰予.以馭其幸.四曰置.以馭其行.五曰生.以馭其福.六曰奪.以馭其貧.七曰廢.以馭其罪.八曰誅.以馭其過.以八統詔王馭萬民.壹曰親親.二曰敬故.三曰進賢.四曰使能.五曰保庸.六曰尊貴.七曰達吏.八曰禮賓.以九職任萬民.壹曰三農.生九谷.二曰園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澤之材.四曰藪牧.養蕃鳥獸.五曰百工.飭化八材.六曰商賈.阜通貨賄.七曰嬪婦.化治絲枲.八曰臣妾.聚斂疏材.九曰閑民.無常職.轉移執事.以九賦斂財賄.壹曰邦中之賦.二曰四郊之賦.三曰邦甸之賦.四曰家削之賦.五曰邦縣之賦.六曰邦都之賦.七曰關市之賦.八曰山澤之賦.九曰弊余之賦.以九式均節財用.壹曰祭祀之式.二曰賓客之式.三曰喪荒之式.四曰羞服之式.五曰工事之式.六曰幣帛之式.七曰芻秣之式.八曰匪頒之式.九曰好用之式.以九貢.致邦國之用.壹曰祀貢.二曰嬪貢.三曰器貢.四曰幣貢.五曰材貢.六曰貨貢.七曰服貢.八曰斿貢.九曰物貢.以九兩系邦國之民.壹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長.以貴得民.三曰師.以賢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藪.以富得民.正月之吉.始和.布治於邦國都鄙.乃縣治象之法於象魏.使萬民觀治象.挾日而斂之.乃施典於邦國.而建其牧.立其監.設其參.傅其伍.陳其殷。.。

6. 表示禮儀的古文有哪些

表示禮儀的古文如下:

1、《儀禮》。儒家十三經之壹。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制匯編。***十七篇。內容記載周代的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各種禮儀,以記載士大夫的禮儀為主。

2、《禮記》。記載的古代文化史知識及思想學說,對儒家文化傳承、當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養,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有重要影響。

3、《周禮》。是儒家經典,相傳為西周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周公旦所著,但是實際上是西漢末王莽時期大儒劉向和其子劉歆的偽作。

擴展資料:

古代生活禮儀中的成年禮也叫冠禮,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禮儀。冠禮從氏族社會盛行的男女青年發育成熟時參加的成丁禮演變而來。漢代沿襲周代冠禮制度。

在魏晉的時候,加冠開始用音樂伴奏。唐宋元明都實行冠禮,清代廢止。中國少數民族不少地區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成年禮,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褲、盤發髻等儀式。

  • 上一篇:曾是中國第壹熱水器,為何說萬家樂的失敗早已註定呢?
  • 下一篇:服裝的色系有多少種,怎麽分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