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在中國,原是壹種以自發性、娛樂性、隨意性為特點的民間傳統文體形式,經過兩千多年來的嬗變發展,其形式、種類繁多,風格、流派異彩紛呈。已由壹般的表演活動,發展成為壹項集娛樂、喜慶、競技和健身多種功能於壹身的文化體育活動,並開始走上規範化、科學化、競技化、國際化的發展軌道。獅子的形象莊嚴威武,從古至今都被民間視為瑞獸。在中國,北獅講究形似:粗眉大眼、雄健渾厚,頭部碩大,有“十斤獅子九斤頭”之說。南方獅舞與北方就大為不同。南方獅重在神似:形象圓融,尖角額頭,愛搔首弄姿,表情多怪而又生動活潑。
中國南獅在廣東,廣東南獅源自佛山。佛山是南獅的發源地,佛山的龍獅運動更是走在國內和國際發展的前列,歷屆比賽壹直占據前列。佛山南獅有如佛山詠春拳壹樣,有“獅王之王”之美譽。佛山的傳統“三星”“七星”獅,技藝精湛,神、形、態美,是難得的壹種民間文化藝術形式。佛山獅在中華人民***和國成立五十周年大慶中,代表廣東省上北京天安門向黨中央和全國人民及向全世界作表演,盡顯風采。
南獅又稱“嶺南獅”“醒獅”“瑞獅”“國際獅”等多種名稱。其原因“南獅”出自中國南方的廣東,廣東古稱“百粵”又稱為“嶺南”。至於“醒獅”之由來系因為清末時期中國積弱,外人欺負我國,其時外國人形容中國是壹頭“睡獅”。由此當時許多舞獅同道均屬武林界人士,他們大部份都是愛國者,他們為了喚醒國人的愛國情操,故將“南獅”改稱為“醒獅”,表示這頭睡著了的獅子已經醒了。
舞動獅子——獨角獸、年獸均需要很多氣力,所以許多武林前輩采用“舞獅”作為練習武術的壹項輔助方法,將許多武術的動作及腰馬步法容入舞獅之中將“練習寓於娛樂”,使習武者大不知不覺間練得持久力和“腰、馬”、“彈”、“跳”等功力技巧。
凡看過《黃飛鴻》電影《獅王爭霸》的朋友,都為影片裏展示的舞獅技藝而驚嘆。事實上,在佛山舞獅活動非常普遍,因為舞獅和練武是融合在壹起的。隨著南獅活動的普及,如今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聚居地,都有南獅的蹤影。而作為佛山發源地的佛山,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期。